走近才藝家庭,聆聽他們和音樂之間的故事
生活中如果有志趣相投的伙伴并肩前行,日子過起來一定更加舒心。在普寧市船埔鎮有這樣一個家庭,一家人都熱愛音樂,喜歡唱歌,也帶動了親朋好友一同熱愛音樂藝術,在歡快的旋律中更好地學習、工作。今天的《藝術路上》一起來認識這一家子,聽聽他們和音樂之間的故事。
正在鋼琴旁邊練習聲調的并不是老師在教學生,而是父親在陪兒子練嗓音。溫兵野在普寧大坪中學工作,兒子今年上高二,最近正忙著為藝考做準備,熱衷音樂的溫兵野義不容辭地當起了陪練。
溫兵野:我希望他以愛好為主,不要有壓力。
溫迪楓:藝考的分鋼琴、聲樂、視唱練耳、還有樂理,每天都要去做,藝考不容易,成長的路上沒有理所當然的。
少年溫迪楓喜歡音樂,也在努力朝著夢想努力,而他對音樂的這份喜歡,是從小受父母的影響。
溫兵野:孩子還沒出生前,我和我老婆都是特別喜歡唱歌,孩子從小長大可以說我每天都唱歌,一天到晚都在這種環境下,他通過這種熏陶,他自己也有了愛好。
溫兵野說,自己的父母年輕時經常參加文藝演出,他從小與音樂結緣,上初中時一位老師的演唱更是激發了他內心那顆音樂的種子迅速發芽、成長。
溫兵野:那首歌叫《滿江紅》,聽他唱得好厲害,我以前在電視里聽的音樂歌唱家才能唱得出,為什么那位老師也能唱出這樣的聲音,很震撼,我就更加想學。
后來,溫兵野在師范學校讀書,畢業后到部隊服役,而不管他走到哪里,旋律和音符總是在他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溫兵野:我讀普寧師范音樂班的時候,班主任盧澤純老師對我們很好,很細心地教我們這些學生,去了部隊以后,我跟演出隊,我會彈鋼琴,部隊又買了一架鋼琴給我們。
歲月流轉,不變的是溫兵野對音樂的熱情,而妻子同樣喜歡唱歌,如今每周末他們都會邀請親朋好友到家中聚會,以歌會友。這是一個家庭熱愛生活的體現,潛移默化中也成了推動社區文明創建的一股力量。
溫兵野:我的朋友,包括我老婆的朋友,基本上每周都有,就是大家來聚一聚,輕松一下。潛移默化,默默地影響他們,時間一長就變成習慣了。
溫兵野的妻子 余玉娟:我經常邀請朋友來,或者自己唱歌的時候發一個朋友圈,問他們“約嗎”,有些人就來了,這是“自動生成”,有人開音響,一個接一個就會爭著唱。
歌聲飄揚,輕松愉悅,以歌唱的方式緩解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壓力,用健康的身心奔向明天,這也是溫兵野一家內心深植精神文明的寫照。
溫兵野的妻子 余玉娟:非常開心,感覺自己很幸福,唱歌的時候感覺自己很輕松,不開心的就全都拋在腦后了。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