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高中的音樂課是怎么上呢
在很多同學的印象中,我們上學的時候音樂課總是少之又少,要么老師不來上課,要么就是音樂老師請假,要么就是音樂老師生病了,其實大家都知道,真實的情況并不是這么回事,這也只是大家慣用的借口罷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不管是初中還是高中,每個星期每個班僅有一節音樂課,而且音樂科目作為一門非考試的科目,看起來可有可無,這就導致了很多老師經常性的把音樂課給忽略了。那么高中的音樂課是怎么上的呢?你還記得嗎?
一、音樂鑒賞為主。
高中和初中的音音樂課還是有區別的,初中的音樂課叫做唱歌課,高中的音樂課叫做音樂鑒賞。也就是說初中的音樂課主要圍繞著唱歌來進行教學,高中的音樂課則是重點圍繞音樂鑒賞展開教學,所以高中的音樂課相對比較枯燥無味一些,這就是為什么很多高中的同學都在抱怨,為什么音樂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都不給同學們唱歌,而是講一些音樂專業性的知識。
高中生的年紀一般在15歲到17歲之間,這個年紀的孩子一般都有了簡單的辨別是非能力。如果說給他們放一首歌或者講一則關于音樂的故事,讓他們自己去分析和理解,這樣的課堂效率還是挺高的。所以說在高中階段的一節課,一般都是以音樂鑒賞為主。
通過一首歌或者一段旋律,讓高中生們自己去分析音樂的情感,這是最常見的音樂課模式。一般還會把同學們分為幾個組進行討論,而且在講臺上有座位表,音樂老師喜歡點名,讓同學們回答問題點名的命中率比較高的,你們知道是哪些人嗎?沒錯,就是班干部啦。
音樂鑒賞一般分為歌詞、旋律以及創作背景三個內容來進行。
分析一首歌的歌詞是最常見的分析手法,也是同學們最容易理解的。因為從一首歌的歌詞里面我們會了解到這首歌的情感,以及關于這首歌的故事,這些對于高中生來說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就好像給他們看一篇語文里面的閱讀題和文章,然后讓他們找出中心思想等等。分析一首歌的歌詞也是如此,而且一首歌的歌詞,沒有一篇文章那么多,所以從歌詞入手分析一首歌,是大部分老師習慣的上課方式。
分析一首歌的旋律,這就涉及到了專業的知識,比如說歌曲旋律作曲的技巧,這方面的內容講的比較少,因為其實講出來很多學生也不能理解。不過在學歷方面,雖然同學們不好理解,但是卻是同學們最喜歡的,為什么呢?因為鑒賞一首歌的歌曲的旋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同學們唱,在學習以及鑒賞一首歌的時候,把它唱出來,這是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所以很多老師在講到旋律分析的時候,一般都會先讓同學們唱一小段或者唱首歌唱下來,唱熟悉了之后,再結合歌詞,自然而然就會理解成首歌的情感了。
分析一首歌的創作背景也比較有意思。如果你是對歷史比較感興趣的人,那么一首歌的創作總會有他的創作背景以及創作者的初衷,甚至如果這是一首比較流行的歌曲,老師們還可以講的比較八卦一些,只能聽得太多的大道理,偶爾來一點八卦也是可以的,而且也是他們喜聞樂見的。
二、唱歌為輔。
高中的音樂課一般都是一個班級,一周一節。有些甚至為兩個班級合起來一起上,畢竟音樂課不是必修的課程,所以課時比較少。課時本來就比較少,又以鑒賞為主,唱歌課自然而然就顯得比較稀罕了。
在音樂鑒賞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給同學們唱歌,當然有些老師也可以上兩節鑒賞課穿插一節,這樣的安排當然比較靈活一些,也比較受同學們的歡迎。
那么,唱歌課一般是唱什么歌呢?
在音樂鑒賞的課本里面,還是有一些唱歌的譜子的,除了課本里面的歌曲以外,比較勵志經典的溫情的歌曲也成為了高中課堂里面的首選。
喜歡音樂、鋼琴、吉他等樂器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與小編一起討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哦,關注私聊小編,小編給你發600首吉他彈唱的歌詞和弦歌譜。也歡迎大家投稿,每日更新不易,你們的支持是小編更新的動力,感謝大家。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