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薩列里眼中的莫扎特:粗俗又才華橫溢的天才
譜寫《安魂曲》第三部分時,貧病交加的莫扎特咽下最后一口氣,他的身軀差點被棄之荒野,遺體只簡單地接受了涂油禮。那是個寒冷的12月,風雪交加,給莫扎特送葬的人寥寥無幾,他的遺體被一個看守公墓的老頭當成了無名尸首,和眾多死于瘟疫的人一起下葬。莫扎特35年的短暫人生正如他自己所言,“開始時是一支光輝燦爛的火焰,結束時是一片黑暗。”
01
在世人眼中,他是音樂天才莫扎特
提起莫扎特,人們更熟悉的是他的音樂。他的作品歡快活潑,很多人會用來做胎教音樂,據說可以讓寶寶更加聰明;想到莫扎特,人們第一反應就是:哇,音樂神童!形容誰音樂素養高,就會說對方是“莫扎特轉世”。
莫扎特雕像
畢竟人家小莫扎特話沒說利索,琴就彈得讓人動容了,他5歲就可以自己作曲,6歲就開始了歐洲巡演,7歲就寫了小提琴協奏曲,8歲就完成了第一部交響曲,11歲寫出第一部協奏曲,12歲就能創作完整的歌劇,簡直是開掛一般的人生。
莫扎特是音樂方面的全才,音樂靈感噴涌不盡,他一生創作了六七百件作品,無論是歌劇、交響樂,還是鋼琴、小提琴協奏曲,他都駕輕就熟,正如傅雷所說:“沒有一種體裁沒有他登峰造極的作品,沒有一種樂器沒有他的經典文獻。”
02
電影《莫扎特傳》:一個真實、鮮活、立體的莫扎特
電影《莫扎特傳》于1984年上映,獲得了第5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八項大獎。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的莫扎特,不僅有他“光輝燦爛的火焰”一般的神童時代,還有他頑皮、單純、桀驁不馴的一面。這個極具悟性的音樂天才,也是為生計奔波的普通人,“我是個粗俗的人,但我的音樂絕不粗俗”。
電影以倒敘的方式展開,從一個嫉妒莫扎特才華的御用宮廷作曲家的視角,講述了莫扎特短暫而絢爛的一生。這部時空跨度長達幾十年的歷史人物傳記電影讓我們看到了才華橫溢、飽受生活折磨卻又積極樂觀的莫扎特,電影以莫扎特的主要成就串聯起他短短一生中的經歷,把影響他性格和命運的蛛絲馬跡呈現在我們眼前。
影片開頭,老年的薩列里瘋瘋癲癲地大喊大叫“莫扎特,原諒我,我承認是我殺了你”。這個薩列里并非庸人,他是貝多芬、舒伯特和李斯特的老師,是維也納音樂界名聲很響的人物,然而,莫扎特的優秀令音樂大師也相形見絀,既生瑜何生亮,薩列里多次使手段坑害莫扎特。
03
薩列里眼中的莫扎特:粗俗又才華橫溢的天才
一、《后宮誘逃》的大獲成功,令薩列里妒火中燒
莫扎特的父親是宮廷樂師,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莫扎特很小時就可以蒙著眼睛在國王面前演奏,那是令薩列里羨慕的一切。薩列里的父親不懂音樂,也不支持他學音樂,小薩列里默默祈禱上帝:只要能學音樂,愿以一生跟隨上帝。沒想到父親被噎死了,他有了機會前往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并成為羅馬皇帝御用作曲家。
莫扎特看起來吊兒郎當,世俗的污穢言語隨時會從他口中說出,毫無節制和分寸,他的音樂作品Difficile lectu,K.559中,歌詞直接寫道“lick my arse nicely…Everybody lick their arse for themselves”,而且和女孩子廝混在一起也是他的愛好之一,薩列里則恪守在上帝面前的約,他兢兢業業的工作,勤奮認真的作曲,生活上也檢點自律,苦行僧般修煉。
莫扎特的作品《Difficile lectu,K.5》
莫扎特的《后宮誘逃》大獲成功,他說服了國王用新式手法演奏,并贏得了國王贊賞,自以為義的薩列里聽到品味低俗的莫扎特演奏出如此絕妙的曲子時,他的心理防線坍塌了,為什么?為什么愛上帝的他演奏不出那樣曼妙的曲子,而痞子一樣的莫扎特卻被上帝選做自己的使者傳達天堂般美好的聲音?更糟糕的是,薩列里暗戀的卡瓦理瑞夫人也因為《后宮誘逃》仰慕莫扎特,妒火中燒的薩列里向上帝祈禱讓莫扎特離開維也納。
二、薩列里百般阻擾,也擋不住《費加羅的婚禮》大放異彩
莫扎特本來被國王指派給伊麗莎白公主當老師,薩列里卻從中作梗,讓莫扎特丟了這份肥差;他還在國王面前給莫扎特穿小鞋,說他調戲女學生,搞得莫扎特招生困難,生活難以為繼;當莫扎特因為妻子懷孕需要錢周轉時跑去找薩列里借錢,薩列里給他介紹了一個養了許多的狗的客戶,琴聲與狗吠此起彼伏,借機羞辱莫扎特的才華。
薩列里匿名給莫扎特安插了一個女仆,通過女仆薩列里得知莫扎特在創作國王明令禁止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心想可抓著小辮子了,幾次試圖挑撥,然而上帝眷顧單純創作音樂的莫扎特,莫扎特在國王面前表明已經刪除了歌劇里的政治成分,而是一出普通人詮釋愛的喜劇,這和試圖剝奪宗教世俗權力的國王不謀而合,莫扎特一番說服工作后,國王竟解禁了《費加羅的婚禮》。
不能阻止莫扎特新劇上演了,那就破壞它,薩列里繼續各種暗箱操作,一邊明里暗里提示委員會國王那邊禁止歌劇中跳芭蕾,好好的一出劇被大肆改動,面目全非。然而,人算終究不如天算,從來都不看彩排的國王跑來看彩排,那么不對勁的四不像歌劇像什么話!國王再次推翻了自己的禁令,允許歌劇中跳芭蕾。被還原后的《費加羅的婚禮》大放異彩,被國王當眾表揚為有史以來最好的歌劇。
三、薩列里誘迫莫扎特,讓他透支生命來創作《安魂曲》
莫扎特的父親去世后,他悲痛萬分,創作了最黑暗的歌劇《唐璜》,可怕的鬼魂在舞臺上站了起來,曲高和寡,但薩列里懂得那是莫扎特喚醒了父親在世人面前指責自己,即使莫扎特的父親死了,仍在精神上像操縱傀儡一樣控制著莫扎特。薩列里心生一計,打算徹底毀掉莫扎特。
于是,他喬裝成神秘人出錢讓莫扎特為死者創作《安魂曲》,打算在莫扎特完成《安魂曲》后搞死他,將《安魂曲》占為己有。神秘人打扮成莫扎特父親的樣子,而莫扎特一直覺得父親臨死都沒有原諒自己,他驚恐萬分,卻又窮途末路,生活的困頓侵蝕著他的生命,他克服內心的恐懼接下了這份差事。
妻子為了更豐厚的報酬,只讓莫扎特接神秘人的《安魂曲》,莫扎特整日酗酒來刺激創作靈感,窮困潦倒之時,丈母娘慫恿妻子離開他,不留情面的破口大罵,罵聲卻給了莫扎特《魔笛》的靈感,早已透支的他在演出中途倒了,在演出現場的薩列里把莫扎特送回家,此時,劇院送來了演出的報酬卻被薩列里謊稱是神秘人給的。
被丈母娘罵出《魔笛》的靈感
薩列里謊稱如果莫扎特明晚完成《安魂曲》,神秘人會追加100,莫扎特聽到追加報酬,連忙讓薩列里幫忙把腦中的《安魂曲》寫下,有了這些錢,老婆孩子說不定就回來了,虛脫的莫扎特,思維還是在快速跳躍,薩列里終于意識到天才是如何創作的,莫扎特的才華讓他驚嘆、臣服,然而被耗盡的莫扎特就此沉沉的睡去,35歲的他再也沒有醒過來。
04
結語
莫扎特的一生充滿了坎坷,為他帶來榮耀的歌劇并沒能緩解他生活的困頓,九年搬了十二次家,生了六個孩子,夭折四個,他不聲不響地忍受鞭撻。莫扎特至始至終都在用生命演奏音樂,把熱愛獻給音樂事業,然而維也納只給了他嫉妒和輕視,他的的才華引來同行用卑鄙手段進行打擊。
Amadeus,莫扎特的名字,意為《上帝的寵兒》,是的,他的音樂是那么的獨特優美,仿佛來自天堂的聲音,他也的確如同被上帝特別揀選來傳達美妙的人兒。也許上帝的寵兒另一層意思是這個世界把他釘在十字架上,生活總是以痛吻他,但他卻用歡快明朗又純凈活潑的音樂安慰眾人,這就是他的可愛之處。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