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再度唱響
“經典”是歷經時間流逝的不朽篇章,是凝結思想和氣韻的精神符號。《經典詠流傳》第一季自2018年春節期間亮相央視綜合頻道之后,以《墨梅》《明日歌》《木蘭詩》為代表的眾多經典詩詞被插上旋律的翅膀,飛入千家萬戶,滋養流行文化,成功掀起一股“詩詞音樂熱”。
滿懷對經典的敬意,《經典詠流傳》第二季于1月28日小年夜再續經典之約,嘹亮唱響“新春第一聲”。首期節目中,美國姐妹花甜化人心的《聲律啟蒙》、譚維維大氣激昂的《山高路遠》、趙照與齊豫催人淚下的《鄉愁》、王源意氣風發的《長歌行》,還有清華大學校友合唱團光芒閃爍的《登鸛雀樓》(上圖),無不是朗朗上口,蕩氣回腸。
新一季節目對第一季進行了優化創新,更強調人、詩、歌三者合一,升華感染力。每一首歌曲中,既能照見詩詞創作者的歷史心路,也能聽見經典傳唱人的閱歷心聲,還能在以點帶面、由此及彼中,密切勾連時代精神和大眾情懷。如云集了共和國第一代建設者的清華上海校友會藝術團,用一首《登鸛雀樓》勉勵后代奮發圖強,再“上一層樓”。詩人王之渙對人生的展望之景,時代開拓者對未來、對未來的希冀之情,渾然一體。
為了讓觀眾在鑒賞歌曲之前就能領悟詩詞精髓,更好融入意境,本季節目將“解析”環節前置,每首歌曲的結構變成:專業朗誦—文學評析—演唱經典—鑒賞互動。同時,本季節目還增加了外拍小片和第二現場,使得經典歌曲在演繹之前就有充分的醞釀和鋪墊,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情感能被迅速代入。鑒賞團成員分別從各自擅長的領域出發,兼顧了文學性、音樂性和情感性,使得鑒賞互動環節真誠、質樸、溫暖、深邃。首期節目,在鑒賞趙照和齊豫演繹的余光中《鄉愁》時,鑒賞團成員分享了各自對家人、對童年、對故鄉的深情,真正做到了讓作品有魂、經典有神、互動有情。
緣于鮮明的文化屬性,《經典詠流傳》新一季吸引了諸多知名華語音樂人的加入,李谷一、蔡琴、周華健、譚維維、齊豫、張靚穎、王源等數十位橫跨老中青三代的經典傳唱人,齊聚一堂,續寫經典。節目同時也增加了素人嘉賓的比重,以原生態和親近感見長的傳唱,彰顯傳統照進生活、經典鼓舞人心的動人力量。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