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當選上海音樂家協會第十屆主席
今天下午,上海音樂家協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上海市文聯文藝會堂召開。大會審議并通過了《上海音樂家協會章程》(草案),選舉產生了上海音協新一屆理事100名,其中常務理事20名。廖昌永當選為上海音樂家協會第十屆主席,王勇、楊燕迪、張亮、張國勇、羅小慈、周平、周湘林、費維耀、郭強輝當選為副主席(以姓氏筆劃為序)。聘請許舒亞、王甫建、李聰、徐孟東、魏松為顧問。
▲廖昌永
大會還審議并通過了上海音樂家協會第九屆主席許舒亞所作的《上海音樂家協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報告從六點總結了過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并結合工作實際,為今后五年的工作構想提出了四點參考。
會上,中國音樂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韓新安代表中國音協,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他充分肯定和贊揚了五年來上海音樂家協會取得的成績,希望上海音協能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聯的正確領導下,凝心聚力、務實篤行、銳意創新、團結奮進,帶領上海廣大音樂工作者開創音樂事業發展新局面。
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尤存代表市文聯黨組致辭,他希望廣大音樂工作者緊緊圍繞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魅力多元的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目標任務,立足時代、服務人民,聚焦精品、守正創新,德藝雙修、營造生態,以大團結推動上海音樂界的大發展,譜寫上海音樂事業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在緊接著召開的第十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上海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秘書長沈文忠宣布上海音協新一屆主席、副主席、常務理事名單,尤存代表市文聯黨組向新當選的主席、副主席、常務理事表示衷心的祝賀,同時對新一屆主席團和理事會提出希望。
尤存指出:過去五年,上海音協認真貫徹黨的文藝方針,切實履行自身職能,在活動組織、學術研究、隊伍建設、教育培訓和對外交流等各方面繼承創新、開拓進取,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希望新一屆理事會能繼承和發揚上海文藝界“團結、創造”的精神,用更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更豐碩的藝術成果開創音協工作的新局面,為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打造新時代上海文藝事業新高峰、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作出更大貢獻。
新一屆音協主席廖昌永代表新一屆理事會向第九屆理事會五年來的辛勤努力和扎實工作致以敬意,對組織和廣大理事、會員的信任表示感謝,并表示新一屆音協領導班子將不辱使命、不負眾望,最大力度地團結引導廣大音樂工作者,為繁榮發展上海音樂事業、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做出積極貢獻。
上海音樂家協會今后五年工作構想為:
一、 把握文藝方向,肩負歷史使命,積極投身追夢筑夢偉大事業;
二、積極打造品牌,提升品質效應,全力助推“上海文化”品牌建設;
三、 明德引領風尚,立傳培根鑄魂,努力打造德藝雙馨人才隊伍;
四、拓展協會功能、增進跨界合作,努力探索科學辦會長效機制。
中國音樂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韓新安,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尤存,上海市文聯專職副主席、秘書長沈文忠,上海市文聯專職副主席韓陳青以及180多名大會代表出席會議。上海音協歷屆老領導、老藝術家代表作為嘉賓列席大會。中國音協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全國行業協會音協,市文聯機關處室、兄弟協會等共34家單位發來賀信、賀電。
鏈接:
作為中國藝術家,他肩負起弘揚和推廣中國音樂的重任
廖昌永,中國當代最杰出男中音歌唱家、國際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聲樂教育家,享有“全球華人第一男中音”的美譽。1988年,他考上了上海音樂學院,師從于著名聲樂教育家羅魏教授及聲樂教育家周小燕教授。1995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碩士畢業,之后他多次在國內、國際重大聲樂比賽中獲大獎,特別是1996~1997年,在一年之內連續三次分別奪得“第41屆法國圖魯茲國際聲樂比賽”、“多明戈世界歌劇大賽”、“挪威宋雅王后國際聲樂大賽”第一名。創造了中國歌唱家在世界高水準、權威性賽事中連續奪冠的一個奇跡。特別是多明戈世界歌劇大賽中獲得第一大獎,他實現了亞洲歌唱家在此項賽事中零的突破。他的演出足跡遍及世界各地,曾先后與十幾個世界著名交響樂團及多明戈、卡雷拉斯、露絲安·斯文森等多位歌劇大師成功合作,演出了十幾部歌劇和無數場音樂會。作為一名藝術家,近年來,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應邀參加了一些國家級別重大主題活動的演出。他先后榮獲上海首屆國際藝術節“藝術之星”、全國“五一”勛章獲得者、第六屆上海文學藝術獎、“全國德藝雙馨青年藝術家”、“全國德藝雙馨藝術家”、“中國十大魅力英才”、“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勞動模范”、美國百人會“杰出藝術成就獎”以及紐約“杰出藝術家獎”等。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等。
廖昌永在世界樂壇上贏得了眾多殊榮,讓世界為他的聲音傾倒,然而,他卻放棄了留在國外的機會,決心作為一位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而留在上海,留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成為一名教育家與藝術家。今年,廖昌永被任命為上海音樂學院院長。
近年來,廖昌永專注于中國藝術歌曲的挖掘、整理和推廣,為藝術歌曲演唱提供可靠的范本,填補學術研究的空白,推動中國藝術歌曲的“經典化”進程。2017年,廖昌永出任賀綠汀中國音樂高等研究院中國聲樂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傳承上海音樂學院傳統優勢學科力量為紐帶,以集表演、創作、理論、史學研究各學科力量的協同創新為抓手,扎根中國傳統聲樂藝術豐厚土壤、對接文化傳承與傳播國家戰略、瞄準國際一流聲樂藝術水平,回顧歷史、關注當下、引領未來。
兩年來,中心創辦了《中國聲樂藝術年鑒》與《中國聲歌》學刊,整理出版《中國聲樂藝術研究論叢》《中國藝術歌曲百年經典曲集》,發表核心期刊論文,舉辦中國藝術歌曲創作與表演國際比賽,在海內外舉辦各類中國聲樂藝術音樂會,舉辦中國藝術歌曲百年系列學術研究與高峰論壇等。
在傳承優秀文化的同時,廖昌永也與時俱進,互聯網成為了他弘揚中國優秀藝術的媒介,希望通過互聯網為那些藝術教育資源不夠豐富的地方帶去更多更好的聲樂學習資源,發掘更多優秀的中國聲樂人才,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聲樂,讓中國聲樂藝術代代相傳,讓中國音樂走向世界。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