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家蔣雄達:普及音樂教育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舉措
2019年11月9日,由清華大學與中國傳媒大學聯合主辦,以"跨界·創新·無限"為主題的首屆"音創未來:跨界人才與產業繁榮"國際論壇暨第三屆"國際青少年音創未來人才計劃"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辦。
論壇云集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羅馬尼亞等海內外近500位頂尖音樂人才、音樂從業者、專家學者、行業伙伴等,共同就未來藝術人才的培養方向、產業繁榮發展新途徑、中國青少年文化認同構建與文化自信提升等主題,展開了前瞻性的思考與探討,共同見證第三屆"國際青少年音創未來人才計劃"的啟動開幕!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音創未來藝術總監蔣雄達老師,受邀出席論壇并作了題為《普及音樂教育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舉措》的主旨發言。蔣老師在主旨發言中強調,任何事都不能脫離國情,普及音樂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國民素質。并就當下各種樂團的現狀及生存發展以實例進行深入剖析,全景展現了音樂教育與國民素質提升的重要關聯,并指出了解決音樂教育困境的光明出路。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音創未來藝術總監蔣雄達老師)
首屆"音創未來:跨界人才與產業繁榮"國際論壇
以下是蔣雄達老師主旨發言的部分實錄整理:
大家上午好!時間已經到了12:40,特別感謝已經到了午飯時間還在這里堅持參加會議的老師們!很榮幸能在首屆"音創未來:跨界人才與產業繁榮"國際論壇進行最后的主旨發言。我把今天的論壇比喻成一次音樂理論的豐美盛宴,在我之前已經有許多領導、國內外專家、各個院校負責教學的院長等分別上臺作了精彩發言,他們各自具有不同特點的完美表述,就好比在這個盛宴中品嘗到的各種美味佳肴,而我的發言可能就是大眾化的白菜豆腐了。
我長期從事演奏、音樂教育,比較了解基層的情況,我的講話可能更加平民化。近期召開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強化政治體制,完善內部治理,堅持以人為本,人民萬歲。我認為,音樂普及和創業發展,都要在四中全會方針的指導下去思考、去檢驗、去創新。任何事都不能脫離國情,普及音樂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國民素質,先進的國家都很強調科技的發展、文化的繁榮。我們國家如今都在強調落實四中全會精神,其中尤其特別強調文化強國的建設。
在繁榮文化的領域里,音樂教育處于很重要的位置。良好的音樂教育普及和發展環境,在改變不良習俗、陶冶人民情操上都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先進國家的人民有良好的風度禮儀,離不開他們的音樂教育。
(與會嘉賓認真聆聽主旨發言)
我們當今的環境,各個方面都在快速發展。在普及音樂教育的發展上,主要表現在三個層面。一是專業的音樂團體;二是音樂教學工作,也就是學校的培養教育;三是業余的普及。基于這三個層面,要想使音樂教育的普及取得最好的效果,有兩個問題必須引起注意:一個是理念,一個是方法。沒有很好的理念,沒有很好的方法,音樂教育的普及就不可能展開,即使展開也不可能持久和取得理想的效果。
我認為,普及音樂教育,不應該是贏利的事業。在專業的層面,我國交響樂發展比先進國家落后很多,盡管現在全國各地都在強調重視樂團組建,但是現有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與人民群眾要求的水平還有距離。那么,每個城市的交響樂團怎樣讓市民都想聽,都喜歡它,進而真正起到音樂教育的領軍作用呢?
作為專業樂團所面臨的任務,就是要努力成為一個城市的品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美國卡耐基音樂廳、大都會歌劇院、悉尼歌劇院以及許多著名的交響樂團,他們的演出已經成為世界人民的向往,他們的影響也成為一座城市的文化標志。我國音樂藝術的專業院團,盡管在國家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在社會共同關注的努力下,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比起具有先進音樂文化的國家仍有較大距離。要改變這種狀態,必須注意兩個方面:第一是必須努力提升專業團體的演奏水平。從樂團的管理者到表演者都要清楚"這個團隊存在的意義是什么?"要培養自身的品牌意識,要讓人民群眾想看、喜歡看,要成為一座城市中人們心中的驕傲。第二是要有全身心為社會服務的理念,控制票價。
據我和在國外的學生詢問了解,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或維也納音樂廳音樂會的門票通常都比我們國內音樂會的要便宜,國內音樂會票價稍有外來樂團演出,往往票價就是¥180元、¥280元、¥380元、¥580元……,世界三大男高音在故宮廣場演出,票價則高至¥2800元、¥3800元、¥5800元。總體來講,與世界先進的音樂團隊演出票價相比,我們的票價遠遠超出了人民群眾的承受能力。普及音樂教育的前提,就是要適應國民的需求、在民眾的承受范圍內,去培養、去引導、去改變遠離世界文化的固有習俗。
提到大學、中學的音樂教育問題,我非常欣賞前面老師的發言,但也有些來自平民的實際感受。我有很多學生在中學和大學時都參加過學校樂團,前幾年文化分數不夠的學生有許多都以特長生的身份進入大學,結果有不少特長生的文化水平都較差,為什么?因為很多家長就是看中了這個缺口,為了獲得補償分數才讓孩子進樂團,而樂團的排練往往很耗費時間,反過來它也會影響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每年的長假有20天到一個月的集訓,雖然樂團訓練可以有很多音樂上的受益,但如果把這些時間用于文化課學習,是會有很大提升的。這兩者的時間平衡關鍵在于我們的處理方法,這應被研究,也要獲得主管方的重視,畢竟,任何特長生的樂團都應該是提高其他學生文化素質的領軍力量,推動校園文化發展的主力軍,特長生樂團要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而不僅僅是應付式地每年年底演出一場匯報音樂會,以及為參加比賽獲個名次而滿足。
我曾對我的學生講,你們的首要任務是學好文化課。我非常不認同那些忽視文化課只顧練琴的學生,文化的底蘊很重要,關系到增長知識、提升素質、培養人格等等,學習音樂應該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去培養提升音樂修養,而且家長、老師也應該大力支持孩子,無論是各種樂器還是樂理知識,讓每個孩子通過接受音樂的普及教育都能有健康的身心和美好的情趣。
很多年前,在一次北京小提琴教師的會議上,有老師提出:群眾反映現在有些老師收費過高,對音樂教育的普及不太有利;另一位教師發言反駁,他認為在收費上沒有標準,交多少學費,體現了一個老師的價值。我當即表態,"這個觀點我不能認同,按照此邏輯,費用高,就是老師的價值高,費用低,就是老師的價值低,有些老師關愛學生,對家庭條件不好但是對于學習音樂有著熱切愿望的孩子低收費或不收費,難道說這些老師是沒有價值的嗎?"當時全場嘩然,我并非想在收費高低上去論是非,我只是要強調,一位教師價值最重要的標準應該以他所教出學生的成果來評判,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標準。十幾年以前北京有很多業余樂隊,但是都持久不了,其原因就在于,過多以經濟效益為目的。我并不是反對追求經濟效益,只是感覺有些措施、做法不當。愛樂、愛樂,如果沒有了利益就不再愛了,這不是真正的愛樂。
北京的太陽青少年樂團,30年來在沒有政府投資、沒有財團贊助的情況下,一直堅持到現在。30年來,太陽樂團接待了十幾個國家的元首,有美國總統、日本首相、坦桑尼亞總統、加納外長、世界銀行總裁、英國財政大臣以及各國使節等等。面對社會上許多建立又很快消失的樂隊,唯有太陽樂團一直都在,連首都國際機場大熒光屏上熱心的媒體都在主動宣傳。因為我們的確就是單純為了培養孩子,截至目前,太陽樂團已經培養出一千多位優秀學生,現在國內有八個交響樂團的首席或副首席是在這個純凈的樂苑里培養出來的。所以,我們的音樂教育、我們對音樂的熱愛,必須要從孩子的需求、從感情上、從方法上、從正確的理念上去努力追求、探索與實踐。
我并不要求大家都來學我們的模式,社會上還有各種好的普及音樂教育的模式可以學習,但是我希望所有從事音樂教育的人,無論是專業的還是業余的,一定要明確一個理念,那就是為了提升國民素質而做出你的貢獻,做出你的努力。有了正確的理念,你就必然可以探尋好的方法,凡是好的方法群眾就能認可,就能出成果,就能產生影響,就能有生命力。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