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重要性:發現音樂教育的神奇力量
有人工智能研究專家預言,未來人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由智能化機器人來完成,但是有兩項工作是無法被取代的,一是音樂(音樂創作),二是繪畫(創造性的繪畫)。正因如此,我們今天要為未來人類能夠自己創造和陶醉欣賞的音樂事業多做點兒事。
我是一名音樂愛好者。我喜歡唱歌,喜歡撥弄各種樂器,也喜歡聽音樂。一個人開車的時候,我總是會把車載音響打開,并調到音樂頻道。我想對大多數音樂愛好者而言,無法實現成為音樂家的夢想,或者沒有天賦,或者沒有機遇,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對于音樂的熱愛,以及音樂對于我們的重要性。
假如沒有音樂會怎么樣呢?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音樂的世界就是黑白的世界,沒有音樂的生活就是單調的生活,沒有音樂的人生就是不完美的人生。
音樂與自然科學、數學和文學密不可分
音樂和美術、科學等都具有相通性。音樂是音樂家對人與世界的感性描述和表達,他們使用的是音符和旋律;美術也是畫家對人與世界的感性描述和表達,他們使用的是色彩和構圖;科學是科學家對人與世界的理性描述和表達,他們使用的是數學語言和科學定律。他們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描繪人與世界,可以說,他們在哲學層面、本質的層面是相通的。
我們非常熟悉的許多科學家都是了不起的音樂家,只不過他們科學方面的成就之光過于耀眼,以至于我們忽略了他們在音樂方面的成就。
比如愛因斯坦,他不僅科學研究非常出色,小提琴拉得也很好。他曾經表示:“如果我不是物理學家,可能會是個音樂家。我會用音樂的方式看到我的生命。”讀過他的傳記的人,也許都不會忘記這位科學巨匠的另外一種生活——他常常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并在美的和諧中觸摸宇宙的“神經”。
我們熟悉和尊敬的科學家錢學森,不僅熱愛音樂,而且對音樂有很深的研究。他說:“正是音樂藝術里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人生的深刻理解,豐富了我對世界的認識,讓我學會了藝術的廣闊思維方法。”我非常推崇他的這個觀點,音樂和科學都要追求事物的完美,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論哪個行業,如果你懂音樂,你就可能在這個行業里頭做得更好。
音樂與數學的聯系更加密切。古希臘的哲學家探索宇宙的奧秘,發現了音樂和諧的秘密,星球運動的井然有序是因為它們的距離和諧,音樂的和諧也來自某個距離比率的數字。這啟發了畢達哥拉斯,他經過實驗和推算發現,當弦長比分別為2:1(純八度)或3∶2(純五度)時,發出的音律最為和諧,這也是我們后來所使用的“五度相生律”。
德國著名作曲家巴赫研究和創作的《十二平均律》《哥德堡變奏曲》,同樣是將音樂的和諧關系運用于實踐,以契合數學理論的對位手法。他在音樂方面對數學的運用,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音樂不僅對科學研究有幫助,對于文學也很有幫助。文學家如果懂得音樂,他的作品就會更美,他對人性、對社會的描述也會更美。
“如果我沒有這樣著迷于音樂的話,我不可能會成為小說家。”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這樣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一生寫過2500首歌,其中兩首甚至作為印度和孟拉加國的國歌流傳下來,很多音樂家可能都無法與其相比,你說他是文學家,還是音樂家呢?
音樂教育應與其他方面教育協同發展
在當下,在許多地方的中小學里,音、體、美課程難以開齊開足,存在不受重視、被邊緣化的現象,這里面固然有客觀的原因,但我認為更主要的是功利的、短視的成才觀、教育觀在作怪,這必將給學生的長遠發展留下“短板”。
作為一個中學校長,我很重視音樂教育,清華附中也有重視音樂教育的優良傳統。我認為,普通中學音樂教育的重點不在于培養音樂家,而是要激發、培養學生的音樂愛好。因為音樂教育與其他方面的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培養學生的音樂愛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音樂教育是創新力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創新需要想象力,而音樂能打開想象力空間,給人無限的遐想,不僅能培養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能啟迪智慧、放飛心靈,使人身心愉悅,使大腦處于更具創造力的狀態。
我是一個數學教授。我自己就有過深切的體會,當我遇到某個數學難題的時候,有時會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候先放下來,聽聽音樂、散散步,可能就豁然開朗了。音樂,作為最富有表現力和創造性的藝術形式之一,不僅可以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還有助于創新能力的提高,其力量是神秘而巨大的。
其二,音樂教育與德育相輔相成。
藝術教育與德育等教育意識都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意識,使得學生向美、向善,具有同情心、同理心。加強音樂培養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形成完善人格,與思想道德教育相得益彰。
其三,音樂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是綜合素質和人文素質中的重要能力之一,音樂欣賞是藝術欣賞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情感得到有效的抒發和升華,能夠從音樂中領悟到不一樣的意境美,對于提高審美能力有著顯著的作用。
其四,音樂教育能增進學生對生活的理解。
音樂本身就是生活情感的高度凝練,音樂語言與文化潮流息息相關,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到豐富的文化生活,促進自身對文化生活的認知和理解。音樂的這些功能都與現今跨界創新人才所需要的品質息息相關,其助力創新發展的能力也不言而喻。
在未來人才培養上,音樂是不可忽視的一大因素。面對當今社會日益激烈的競爭,將音樂教育作為出發點,切實促進中學音樂教育的發展,形成跨界創新人才的培養體系,對于培養未來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各領域的拔尖領軍人才,對于促進教育事業及文化產業的發展,都有非凡的意義和價值。
(作者系清華附中校長、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教授)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