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音樂教師左偉:拓展出藝術教育扶貧的新路
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的昆明市西山區永昌小學退休音樂教師左偉,退休后到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崇德小學做了一名“編外”音樂老師,義務為少數民族孩子開展音樂培訓,使該小學合唱團多次走出大山參加演出和比賽,并榮獲多項大獎。在他的帶動影響下,祿勸縣多所中小學成立了合唱團,一批聲樂界專家前來義務指導教學。
云南被稱為歌舞的海洋,然而原生態的歌舞要通過適度的改編、提質才能走向國內外大舞臺。左偉老師所做的工作,推動了文化資源向文化精品的轉化,并拓展出一條藝術教育扶貧的新路來。
許多貧困山區學校缺乏音樂、美術老師,雖然有的老師能帶多門課,但涉及藝術類的課程就因專業素養不足而無能為力。要彌補山區藝術教育薄弱的短板,除了鼓勵藝校畢業生“走基層”外,引導更多像左偉一樣的專業教師去發揮余熱、建功立業,或能取得奇效。
左偉老師能帶出一支受到全國各地歡迎的小學合唱團,離不開其獨特的素質教育理念。他在山區學校教音樂,不是以應試教育的方式引導學生去考級,而是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對孩子們進行美的熏陶;他深知少數民族文化的珍貴價值,讓學生在認識五線譜、學會發聲和用氣的基礎上,將本民族的歌謠以專業化的方式傳播出去;他幫助學校組建了由苗族、彝族學生為主體的彝苗童聲雙語合唱團,這不僅是一種新穎的藝術創新形式,更在無形中培養了孩子們的多民族大家庭意識和團結奮斗精神。
作為民族文化傳承人的崇德小學合唱團員是幸福的,他們已在精神上擺脫了貧困,必將有強大動力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在自信與歡樂中茁壯成長、和諧共進,將“小合唱”匯入我省高質量發展的“大樂章”。
左偉老師在崇德小學的成功實踐帶來多方面啟迪:對于城鄉學校素質教育來說,應以多種藝術形式為媒介,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讓孩子們的人生教育更完整;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農村是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即使退休后再到那里開創一番事業也不晚。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