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邁克爾·桑德林、田博年與北京交響樂團樂季音樂會
“聆賞經典”邁克爾·桑德林、田博年與北京交響樂團樂季音樂會
演出時間:2019.10.20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預計19:30-21:30(包含中場)
日期/場次:2019.10.20 周日 19:30
指揮 邁克爾·桑德林
在 2018/19 音樂季,邁克爾·桑德林迎來了他在德累斯頓愛樂樂團擔任首席指揮的第 8 個樂季。
此外,桑德林是世界上各大音樂中心的搶手客座指揮,指揮著眾多知名樂團,如蘇黎世市政廳管弦樂團、日本讀賣交響樂團、柏林音樂廳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維也納交響樂團、多倫多交響樂團、日本 NHK 交響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和德國廣播交響樂團。不久后,他將首次指揮柏林愛樂樂團、圣彼得堡愛樂樂團和英國廣播蘇格蘭交響樂團。
邁克爾·桑德林出生于柏林,是為數不多從樂團音樂家轉型成為頂級指揮家的人之一。1987 年,20 歲的他成為萊比錫布商大廈樂團的大提琴獨奏家,庫特·馬祖爾時任指揮。1994 至 2006 年,他在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擔任相同的職位。作為獨奏家,他曾應邀作為波士頓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和巴黎管弦樂團等眾多樂團的表演嘉賓。
2000 年,在柏林室內管弦樂團的一次預演中,他首次站上指揮臺,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作為傳奇的庫爾特·桑德林之子,從童年起他就十分熟悉指揮工作。此后他承擔起越來越多的指揮工作,并在 2006 年被任命為著名的波茨坦室內學院樂團的首席指揮兼藝術總監。
藝術家 田博年
田博年是活躍于當今國際樂壇的著名華人大提琴演奏家,現任德國科隆愛樂樂團及科隆國家歌劇院終身大提琴首席,任教于德國法蘭克福音樂學院,成為該院歷史上首位華人大提琴教師,以及德國克隆伯格音樂學院和德國多特蒙德樂隊演奏家學院。
田博年曾于2002年獲得第四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青少年大提琴比賽金獎,這是中國大提琴家在重要的國際比賽中金獎零的突破。之后于2006年榮獲第四屆達維多夫國際大提琴比賽第一名(第二名空缺)及特殊藝術成就獎、2008年榮獲第四屆安東尼奧·楊尼格洛國際大提琴比賽第二名、2011年榮獲喬爾切·埃內斯庫國際音樂節大提琴比賽第一名、同年又榮獲第三屆法國安德烈·納瓦拉國際大提琴比賽第二名。
作為獨奏家,田博年曾多次受邀與法國圖盧茲交響樂團、科隆愛樂樂團、奧地利薩爾茨堡莫扎特交響樂團、克羅地亞國家愛樂樂團、保加利亞國家交響樂團、拉脫維亞國家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臺灣愛樂樂團、丹麥國家交響樂團等合作演出。他的演出足跡遍布德國柏林愛樂大廳,維也納金色大廳,哥本哈根蒂沃利音樂廳、首爾藝術中心、中國國家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等國際著名音樂廳。曾應邀在德國兩大知名音樂節——石荷音樂節和萊茵高音樂節上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并于2007年應邀為丹麥女王瑪格麗特演奏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與他合作演出過的音樂家包括: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克里斯托弗·馮·多南依、丹尼爾·巴倫博伊姆、吉東·克萊默、尤里·巴什邁特、安德拉斯·席夫、斯蒂芬·伊瑟利斯、呂紹嘉、呂嘉、陳佐湟、李心草等。
田博年1986年出生于沈陽,曾先后師從沈陽音樂學院王基福教授,中央音樂學院娜木拉教授,德國柏林音樂學院大衛·格林加斯教授和科隆音樂學院弗朗斯·赫爾墨森教授。在德國留學期間,先后取得了德國柏林音樂學院大提琴碩士學位,克隆伯格音樂學院碩士學位及德國科隆音樂學院大提琴博士學位。
演出團體 北京交響樂團
享有中國“首都明珠樂團”美譽的北京交響樂團,成立于1977年10月。作為中國首都北京音樂文化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創造者,樂團在成立和發展的歷程中,憑借高度的職業化標準、嚴謹的演奏技巧、豐富的曲目和深厚的音樂修養以及全體音樂家對音樂無比執著的熱情和真誠奉獻,實現了樂團藝術水準的持續性穩步提升,使得北京交響樂團成為中國最受歡迎和國際頗有影響力的樂團之一,贏得了世界性的廣泛關注與贊譽。
上世紀90年代,北京交響樂團在藝術總監譚利華的領導下,進行了重大改革與調整。樂團按照國際標準統籌音樂季和策劃年度演出,進入了職業化的軌道。北京交響樂團已經連續十幾年推出音樂季,每年演出90-100場音樂會。樂團以經典作品入手訓練樂團,如今已經演出歌劇、交響樂、室內樂和當代作品近千部,樂團頻繁邀請世界著名指揮大師、演奏家以及與西方名團合作,拓寬曲目范疇,全面提升樂團職業演奏水準。坐落在皇家園林中的中山公園音樂堂,隸屬于北京交響樂團。
如今,北京交響樂團的花名冊上擁有了著名樂團和一流的音樂家:柏林愛樂樂團、倫敦愛樂樂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英國皇家愛樂樂團等;著名藝術大師包括指揮大師格納迪·羅日杰斯特文斯基、葉甫根尼·斯維蘭諾夫、克里斯朵夫·艾申巴赫、勞倫斯·福斯特、托馬斯·桑德琳、安德魯·戴維斯、萊夫·希爾格斯坦、帕維爾·柯岡;鋼琴大師拉扎爾·貝爾曼、弗蘭茨·尤斯圖斯、讓·伊夫·蒂博戴、齊蒙·巴托;小提琴大師瓦吉姆·列賓、宓多里、林昭亮、克里斯多夫·巴拉蒂、謝爾蓋·克雷諾夫;大提琴大師米沙·麥斯基、勞埃德·韋伯、克羅娜·卡雷尼;中提琴大師尤里·巴什梅特;小號演奏家加伯·波多茨基;歌唱家何塞·卡雷拉斯、詹妮弗·拉莫爾等。
廣泛而深入的國際藝術交流,使得北京交響樂團的職業水準大幅度提高。指揮大師艾申巴赫稱贊道:“這是一支職業素養非常高的樂團。這個樂團極高的音樂領悟能力和演奏狀態,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幾十年來,北京交響樂團創下了國內許多樂團難以企及的傲人佳績:2001年啟動建團以來的首次國際商業巡演,這也是第一家國內交響樂團啟動國際商業巡演模式。迄今為止,北京交響樂團已經連續多年進行國際商演,樂團從關注歐洲古典音樂故鄉的觀眾口碑,到關注如何縮小與世界著名樂團的差距,直到現在努力打造與中國首都北京地位相稱的世界名團。
在創作方面,北京交響樂團力推中國當代音樂創作。北京交響樂團策劃、參與、委約和首演了國內大部分的中國當代作曲家的新作品,首演作品近200部。自2007年起,北京交響樂團與有百年歷史的世界著名唱片品牌EMI唱片公司在全球發行了樂團錄制的八張唱片,這是EMI首次與中國的指揮家和交響樂團合作錄制唱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北京交響樂團多次代表國家及首都參與大型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并多次出訪德國、英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捷克、波蘭、克羅地亞、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韓國、美國、加拿大、黑山等國,并在全國各地和中國港澳臺地區舉辦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載譽完成了歐洲巡演,獲得歐洲評論界極高的評價。2013年樂團首次登上美洲大陸,對墨西哥、美國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巡演,美國發行量最大的華盛頓郵報通欄標題稱——“北京交響樂團掀起古典音樂熱潮”。2017年2月,樂團在美國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演出經典交響音樂會,引起業界及觀眾們的極大反響,好評如潮;在加拿大多倫多索尼藝術中心和渥太華國家藝術中心的精彩演出,為加拿大慶祝建國150周年的慶典活動拉開了帷幕,北京交響樂團、渥太華交響樂團以及加拿大國家藝術中心交響樂團的三團合演,是加拿大建國以來首次三團合演,極具歷史意義。同年9月,北京市在黑山波德戈里察舉辦了第二屆中東歐16+1首都市長論壇活動;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舉辦了“北京日”活動;在黑山和塞爾維亞舉辦的活動是北京市“走出去”重大活動,是落實16+1中國-中東歐人文交流年計劃的重點項目,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吉寧率北京市政府代表團出訪。北京交響樂團分別在黑山波德戈里察國家劇院、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薩瓦中心劇場圓滿完成了“友好之旅”交響音樂會巡演。以巡演日程為主線,通過與黑山交響樂團、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愛樂樂團簽署合作備忘錄,結為友好樂團,發起北京國際友好城市交響樂團聯盟等活動,豐富了第二屆中東歐16+1首都市長論壇以及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 “北京日”活動的內涵,取得了很多實質性的合作成果。
北京交響樂團從1994年就開始致力于廣泛而深入的普及交響音樂會。其足跡遍及北京的軍營、廠礦、學校、社區以及中國的各大音樂廳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跡中,北京交響樂的普及音樂會多達近千場,涉及不同職業和不同年齡的觀眾人數上百萬人次。普及的層面從基層學校的飯堂、禮堂、工廠社區乃至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的歌劇院和音樂廳等。2014年更是將音樂季首場開幕音樂會安排在校園舉行。2016年,由北京交響樂團發起的“首都市民音樂廳”,倡導“百姓身邊的交響樂”,推動古典音樂走進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隨著2019北京交響樂團新樂季的開幕,北交全體同仁正以昂揚的狀態和飽滿的激情,奏響更加輝煌的藝術篇章。
曲目
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德沃夏克 曲
I. 快板
II.不過分的柔板
III.終曲(中庸的快板)
——中場休息——
D大調第二交響曲,Op.73 勃拉姆斯 曲
第一樂章:不很快的快板
第二樂章:不很慢的慢板
第三樂章:優美的稍快板
第四樂章:精神抖擻的快板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