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賀綠汀》:廖昌永唱出作曲家賀綠汀的人生故事
廖昌永飾演賀綠汀
今年是人民音樂家賀綠汀誕辰115周年,他創作的《四季歌》《天涯歌女》等作品廣為傳唱。昨晚與前晚,上海音樂學院原創歌劇《賀綠汀》在保利劇院連續兩天上演。廖昌永身兼總導演與主演,率方瓊、陳劍波、施恒等歌唱家及上音師生200余人,唱出作曲家賀綠汀的人生故事。
賀綠汀是上海音樂學院的老院長,去年,上音創排了原創歌劇《賀綠汀》。歌劇以20世紀上半葉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宏大歷史為背景,真實再現了賀綠汀怎樣從青年時期開始把個人融入大時代,成長為時代的歌手、人民音樂家的感人故事。
擔任編劇的陸駕云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在校老師,在研究賀老史料方面下足了功夫,通過截取賀綠汀一生中的重要片斷來講述故事。賀綠汀在上海求學期間,當時社會曾有人主張全盤西化,對中國音樂和中國文化懷有蔑視心態,賀綠汀滿懷憤懣,歌劇劇情也因此有了戲劇性。
歌劇作曲團隊由著名作曲家張千一領銜,三位青年作曲家徐可、戴維一、邱曉柳共同參與。幾位作曲家試圖用音樂表現戲劇張力。在第一幕的農民運動中,賀綠汀的愛人在家鄉邵陽街頭演活報劇,青年作曲家戴維一就加入了邵陽花鼓戲的曲調風格;而當反派人物出場時,歌劇中就出現了西方現代音樂中的無調性音樂,呈現出強烈的音樂反差。
一般以作曲家為主題的歌劇作品,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原創音樂與作曲家作品的音樂比例該如何分配?原作曲家作品旋律過少,紀念劇目難免有失風味;原作曲家旋律過多,則無法稱為原創作品。歌劇《賀綠汀》的解決方式是,三分之二的音樂為原創,三分之一的音樂選取了賀綠汀的經典代表作,以幕間劇的形式穿插。整場聽下來,本劇音樂層次豐富,當廖昌永飾演的賀綠汀與愛人相戀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的消息傳來,關于愛情的歌唱中就穿插了焦慮、緊張的家國情緒。
在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下,《賀綠汀》在今年啟動了三省二市的全國巡演。此次進京巡演,恰逢八一建軍節,劇組邀請駐京部隊和武警官兵觀摩演出,用歌聲激發昂揚斗志。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