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區青少年合唱專場演出 山谷的歌聲唱響國家大劇院
8月20日,“青少年文明藝術夏令營——門頭溝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青少年合唱專場演出”在國家大劇院舉行,來自門頭溝區的近300名學生在國家最高藝術殿堂放飛他們的藝術夢想。據了解,這是該區首次組織青少年合唱專場演出,學生們來自該區山區和城鎮的十所學校,他們第一次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興奮與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8月20日,門頭溝區舉辦青少年合唱專場演出。圖為演出現場。
記者了解到,自2014年起,門頭溝區實施課堂教學、課外活動、藝術欣賞、創建品牌四位一體的藝術教育推進機制,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學校建設。區教委統籌資源、傾斜山區學校,促進全區美育均衡優質發展。通過實施“兩個一”藝術教育實踐活動,每年安排全區小學三至五年級學生觀看一次優秀兒童劇,安排七至八年級學生聆聽一場音樂會。同時,讓山區學校和門頭溝城區優質學校捆綁結對發展,重點扶持學校特色發展,加強新橋路中學金帆舞蹈團和大峪中學金帆合唱團及分團建設,充分發揮金帆團對全區藝術教育的輻射、帶動、引領作用。除此之外,區教委在統籌項目經費分配、安排進校園活動時,堅持向山區學校傾斜,大力發展山區學校藝術教育。另外,區教委還為山區學校建設少年宮分站,其中齋堂分站由原來的2個班十幾名學生,發展到現在的5個班200名學生,開設合唱、舞蹈、書畫等課程,使山區孩子能夠同享優質校外教育。
在教育部關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掌握2項體育技能、1項藝術愛好即 “2+1項目”工程的基礎上,門頭溝區提出實施“3+X”工程,培養學生更多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引導學校結合資源優勢、師資力量、特色建設、學生需求,開展多元課外活動。截止2017年底,全區學校課外活動社團1024個,外聘教師406人,平均每名學生能參加2個社團,社團活動成績明顯提高,讓最深山處的清水學校組織一場2個小時的社團展示活動已不再是一件難事。
近年來,門頭溝區教委以“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工作目標,做好頂層設計,加強分類指導,因地因校制宜,鼓勵特色發展,堅持整體推進與典型引領相結合。區校兩級共同發力,促進全區藝術教育快速發展,實現鄉村學校與城鎮學校同步發展,在全區范圍內形成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長的藝術教育發展新格局。此外,區教委還將繼續堅持育人為本、面向全體,立足課程、優質共享,創新發展、協同推進的原則,加強學校藝術社團活動的規范管理,全力培養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不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推進教育公平與優質發展不斷努力。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