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樂樂器笛子的制作方法
民樂雜家帶您認識中國傳統民樂,了解中國傳統民樂的歷史以及各種文化知識。慢慢的大家會意識到中國民樂中的古箏 笛子 二胡 古琴 琵琶 吹打樂 揚琴 洞簫 葫蘆 絲竹音樂 嗩吶 巴烏 笙 塤 馬頭琴這些樂器不管是單獨演奏還是各種民樂合奏都是多么美妙的聲音。
有許多笛子愛好者,為買不到一支理想的笛子而苦惱。但是,就在當地可能生長著許多竹子,如果我們能自己制作笛子,那就再好不過了。為此,給大家介紹一種簡單的制笛方法。
1.制作工具:
(1)能夠切斷竹子的小鋸或刀子;
(2)能夠鉆眼(孔)的鉆子或者粗鐵絲(燒紅)之后鉆孔用;
(3)修挖洞孔的小尖刀(普通小尖刀也可以);
(4)能夠打穿竹子內的長刀,或用粗鋼絲把一頭打成半圓形,磨得鋒利一些即可;
(5)鉛筆和小米達尺。
2.竹子的粗細和音孔、膜孔、吹孔距離的比例,可參閱下面的圖表:
常用笛子尺寸比例表
注:1.各孔之間的距離都一定要從每個孔的中心算起,不能從孔邊起。
2.尺寸都以毫米計算,比如15毫米。
3.制作過程:
(1)首先把竹子的材料選好。一般說,要選用老的、堅實而干燥的竹子,其次是竹節要小(多少不太緊),表面圓而平整,兩頭的粗細相差不大。選好之后,按笛子的長度鋸成節。如果竹身不直,可用柴火(或草火)烘烤,把有彎的地方烤熱后,扳直浸入冷水中(以防彎度復原),待冷卻后拿出來擦干即可。
(2)打通內節,削平外節內外都要盡量求得光滑。如果竹皮粗糙而不美觀也可以刮去一層薄皮。
(3)比量尺寸,決定調子。把竹子材料弄好以后,量一下內經(直徑)和長度,根據它的粗細和長短,決定做什么調子的笛子最合適。
(4)調音和挖孔。這是做笛子全部過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一步工作。往往因一個孔挖得不合格(發音不準)而使全笛報廢。
挖孔時,首先挖好吹孔(不可挖得太大),堵上笛塞(也可以利用某個竹節不打通,來作笛塞),然后量好吹空孔至后音孔的距離,挖兩個后出音孔。開始要先挖小點,然后吹一吹,聽一聽,看看筒內音是否準確?如果低了點,就將兩個孔都向前(向吹孔那邊)挖大一些,也可以不再挖。要特別注意的是,開始挖孔時不能超過規定的尺寸,以防音孔開高了不好彌補。
把后出音孔挖好后,以此孔為基點,朝著吹孔方向按順序,按尺寸比例依次挖孔。挖的方法也是先挖小點,然后邊試音,邊擴大。挖好一孔再挖另一孔,最后挖膜孔。兩頭多余的竹子先鋸掉或后鋸掉都可以。如果笛尾竹子長,還可開兩個前出音孔(又稱調音孔),也可以將笛尾鋸短一些,不要前出音孔。
全部工序完后,進行總的校對和檢查,最后上漆。這樣,一支新笛子就算完全制成了。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