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音樂課的課堂教學藝術
一堂成功的音樂課,從熟悉教材,到課程設計----教學環節----教學的藝術手法,豐富的教學語匯,到師生之間情感的默契配合,導致成功與否的教學效果,都體現了一個音樂教師的個人風格和自身素質。一堂成功的音樂課,蘊含著教師教學成長道路中的甜酸苦辣和歷次失敗與成功的磨煉。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經過長期的磨煉,有心的積累和無畏的探索,才能上好一堂成功的音樂課。下面筆者想就音樂課的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藝術談幾點看法。供同仁一起探討。
一 課堂教學導入藝術
良好的開端是事情成功的關鍵。一堂好課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導入作為前奏。課前的組織教學目的在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新課的導入策略就尤為重要了。不同類型的課題可以用不同的導入語言和導入策略。有的可以用講故事的策略,有的可以用提問的策略,有的可以用小學音樂課的課堂看錄像,有的可用猜謎語的策略,有的可以集體討論式……。甚至可以用游戲式、競賽式等等。比如:欣賞京劇音樂時,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下京劇的由來和形成,以及京劇界的四大名旦,各種流派,特別是可以講一下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京劇名旦梅蘭芳先生的故事,讓學生了解梅蘭芳先生坎坷的一生及梅蘭芳先生對京劇藝術的執著追求。也可以放一段京劇片斷,既能聽到優美、明亮的京劇旋律又能欣賞京劇藝術在舞臺上的表演。可以介紹一些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傳統曲目。又如:上《祖國頌》一課時,老師可以多收集一些資料,運用多媒體教學條件,給學生看一些反映祖國大好山河的風景照片;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項各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繁華景象以及建國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果。以引起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愛國之情,并激發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而豎立奮發向上的學習態度進入學習狀態。又如,在欣賞《春江花月夜》時,老師會跳舞的話,可以用一段優美婀娜的舞蹈來作為導入新課的前奏,使學生隨著老師的翩翩起舞而進入意境,也可以放一段《春江花月夜》的舞蹈片段,使學生在觀賞中激發起學習音樂,了解舞曲的興趣。不知不覺沉浸于學習之中。總之,課堂的導入藝術很重要,也很值得同仁們去探究。
二 課堂教學語言藝術
教學語言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是音樂藝術的造型基礎與創作核心,如果缺少優美生動的語言,音樂課就會變的單板,枯燥無味。教師要有豐富多彩的語匯功底,這就要求教師要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當前的音樂教學要求與其他相關學科滲透,那么就要求教師對歷史、地理、文學等方面的知識懂一些,以便在授課時把歌曲的歷史、背景介紹的更完美。次外有了一定的語匯功底,還要講究語言的教學藝術了。一個老師講課的語氣、速度、音色、語調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關鍵。筆者曾聽過一堂欣賞課——《春江花月夜》。從課程的設計、教學的環節,以致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都是無可挑剔的,但由于教師講話語氣生硬,臉部表情單板,特別是講話沒有節奏,缺少抑揚頓挫,結果,學生不能很好的配合,也談不上理解作品的內涵,使原本能給人帶來輕松、愉悅、如詩如畫、賞心悅目的一堂課變得平平淡淡、枯燥乏味。
筆者認為上好一堂音樂課,首先教師要有較扎實的文學功底,其次老師的教學態度要親切,應有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再加上明亮圓潤的音色,語言要富有情感,授課語速要有節奏,語氣應有抑揚頓挫,特別要帶有鼓動性、激勵性,再次教師臉部表情切忌單板、嚴謹,而應慈祥、隨和,使學生愿意接近,便于溝通。如:介紹歌曲的歷史背景時,可以串插一些歷史知識或歷史小故事,語氣平穩,而有感情,臉部表情要豐富,在講授重點、難點時,語氣要加重,音量偏高,使學生對知識點留下深刻印象,在提問時,老師語氣要溫和,臉部表情要親切,用鼓勵的眼神注視學生,讓學生沒有顧忌的回答理由。學生回答理由后,不管對否都要有正確的評價,教師以表揚、鼓勵為主,不在師生之間產生距離。
三 課堂教學板書藝術
板書設計是一堂好課不可忽視的環節,在音樂學科的教學中,往往有很多老師不重視它的地位,但實際上運用獨具匠心的板書設計,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與多層次美的教學氛圍。并且它又具有自身的特點:直觀、重點突出,圖文并茂,所以在教學中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果教師一手漂亮的好字,加上精致獨特、富有情趣的板書設計,那么它還能夠使學生在課堂教學的板書中感受到音符的形態美,圖片的色彩美,文字的造型美,音樂語言的簡潔美,音樂表現的形象美、豐富美……
此外,板書還能鍛煉一個音樂老師的綜合能力,提高音樂教師與美術等姐妹學科的整體藝術素質。
筆者認為板書應字跡清楚、端莊,簡潔明快,不能過于紛繁雜亂,色彩也不能太擴張、多變,一般色彩不能超過3種以上。課題要放在整塊板書的上方,重點、難點應放在注目的位置,掛圖、節奏練習、卡片等教學工具要安排合理,錯落有致,小學的音樂課板書可以設計的色彩活潑、熱烈一些,可適當放一些趣味性的圖案;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教學藝術并不是遙不可及,一成不變的東西,教師應在實踐中不斷探新求索,充分考慮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教案,巧妙設計教學環節與過程,合理運用教學的藝術性,切實抓住藝術學科的特殊功能,就象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的:“凡是我們在那里看得見,按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那就是美的。”在貫徹執行九年義務教育大綱著重落實審美教育的今天,我們離不開美的感情,美的形象,美的氛圍和美的意境,讓我們為培養新世紀的熱愛美,創造美,傳播美的高素質人才而努力奮斗吧。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