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敏斯合唱團:美國合唱的黃金標準
他們被譽為“美國合唱的黃金標準”
他們的歌聲會唱到你的心里
美國威斯敏斯合唱團
Westminster Choir, US
成立于1920年,有98年歷史,被《美國唱片指南》贊為“美國合唱的黃金標準”
常年與紐約愛樂、費城管弦、Spoleto藝術節合作
榮獲兩次格萊美大獎,三次提名
10月19日晚7點半,美國威斯敏斯合唱團及指揮喬·米勒將登臺中山音樂堂,帶來“和聲花園—美國威斯敏斯合唱團音樂會”,格萊美天籟之音即將唱響!
吳靈芬教授談威斯敏斯合唱團
我剛從美國回來,剛好之前住在威斯敏斯合唱學院附近。我很早就知道這個有名的培養了世界各地眾多的優秀合唱指揮的地方。我們合唱界的前輩馬革順先生就畢業于這個學校。在學校的博物館里就能看見我們敬愛的馬先生的照片。這是我第三次來此地,有時間天天看他們上課,聽排練,有了更深的感動和渴望。他們的合唱課分為了七個類別,一、二年級一組,三、四年級一組,另外三、四年級和研究生又是一組,黑人靈歌等等又是一組,每個學生要在不同的合唱課里學習豐富的曲目。還有一個精選出來的能夠演出的團隊,比如這次到北京來演出的團隊。
他們特別重視音樂教育。因為音樂教育這個系比較大,他們每天都要唱各種不同的合唱作品,他們唱的歌曲,從最古老、最經典的,一直到近現代的,他們還要完成300多場和紐約愛樂交響樂團合作的一些大型合唱作品,這是威斯敏斯合唱學院的一個特點。音樂教育系的重頭課還有《作曲課》和《教學法》,這樣就體現了“唱的多”、“聽的多”、“會創作”、“會教學”的合唱指揮的基本功。這樣能有很優秀的合唱指揮在這里畢業就不足為奇了。在那里的幾天,我每天都看他們的合唱,非常感動。他們的合唱,也許有100多個學生來,也許有30或40個,每個人都非常的陽光、可愛、熱愛音樂。他們不管是唱歌劇的一些片段,還是唱一些經典的、現代的作品,每個人識譜都非常快,指揮也非常的活潑。指揮針對這個作品做出解釋后,每個人都拿鉛筆很仔細地做筆記,這是一個效率非常高的團隊。
他們此次到中國來演出,曲目很有意思,包括了歷史上的經典作品,如最古典的勃拉姆斯《命運之歌》,另外也有一些在美國比較流行的經典作品,比如《謝爾南多》、《搖籃曲》這樣一些我們經常能夠聽到的作品,他們會唱得特別優秀。另外,近幾年美國出現了一些新的現代作品,他們的曲目也包括這一部分。當然,他們也會唱中國歌曲。
他們聲音的特點,是非常的漂亮、統一、整齊。在現場看他們排練,那種情緒的感染,使我感到非常震撼。當然這次他們在北京的現場演出,也是不容錯過的。他們的歌絕對不會有音準、節奏的問題,他們每一首歌都唱得非常用心,會唱到你心里頭去。這是我覺得我們的合唱指揮和我們的合唱團所需要的。能夠把作品的厚度、內涵真正從心里發出來,并用這種情緒去感染給觀眾,這叫作合唱。喬·米勒指揮非常有風采,他排練的時候,可以說是一秒鐘都不浪費,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樂句、該怎樣去唱,都沒有停留的時候。學生們跟著他的思路,跟著他的要求,一次比一次唱得更好。這位指揮管控整個排練程序的能力也很值得我們學習。
10月19日的音樂會,是威斯敏斯合唱團第一次來到中國,他們每個人都熱切期待這次到中國的旅行。他們有著豐富的演出經驗,以及非常多不同時代、不同組合的曲目,這是他們極大的內心財富。所以我相信他們這次到中國來的演出,一定會非常好,我們期待著威斯敏斯合唱團的中國首演。
威斯敏斯合唱團
Westminster Choir, US
威斯敏斯合唱團,一個堅守頂級合唱標準逾98年的藝術團體,由威斯敏斯藝術學院下設的-威斯敏斯合唱學院的優秀學生組成。作為美國負有盛名的斯波萊托藝術節(Spoleto Festival USA)常駐表演團體,威斯敏斯合唱團自1977年開始,已奉獻多場音樂會及歌劇合唱演出。
2017至2018年,合唱團在美國中西部地區開展巡演;在其故鄉普林斯頓舉辦現場及電臺表演;以常駐演出嘉賓身份參加了該年度的斯波萊托藝術節并發布了一張新的專輯。2016至2017年間,合唱團在富有歷史感的Robling Wireworks出演了Julia Wolf榮獲普利茲獎的作品-Anthracite Fields,這亦是威斯敏斯“空間轉換”項目的一個有機構成;同年,合唱團還在位于巴薩羅那舉辦的世界合唱研討大會中舉辦了一場音樂會。
長期以來,威斯敏斯合唱團因其富于創意的編排及對聽者獨特的吸引力深受觀眾及評論者好評。2014年,由Joe Miller指揮、由合唱團在美國斯波萊托藝術節上所表演的John Adams名作- ElNiño被紐約時報贊評為,”極好的…能夠看到(合唱團)精心的籌備,展現了無與倫比的精妙、統一感及張力。“
威斯敏斯合唱團聯手Joe Miller共計推出過三張專輯。最近的一個作品(專輯)-《心的倒影:丹尼爾·埃爾德音樂作品》:(Heart’s Reflection:Music of Daniel Elder)被《今日古典》贊譽為“一流的”、“(值得)高度贊揚的”。他們的第二張專輯- Noël收錄了一系列法語圣誕曲目及圣樂。與此同時,威斯敏斯校友,知名女中音歌唱家Jennifer Larmore以及風琴演奏家Ken Cowan也一同參與了本次錄制。Noël – A Christmas from Paris在比爾·麥考林所主持的PRI電臺節目中以核心作品的形式播放。與Maestro Miller聯袂推出的第一個作品-《美麗之花》(Flower of Beauty)被《合唱》(Choir and Organ)雜志評為4星并得到了《美國唱片指南》的贊譽,稱:“(展現了)美國合唱學術領域的黃金標準“
紐約時報將威斯敏斯合唱團形容為“濃郁、深刻的歌聲”, 合唱團也構成了威斯敏斯交響樂合唱團的核心,它也與當下為負盛名的指揮家與管弦樂隊有過合作。2017至2018年,威斯敏斯交響樂合唱團攜手費城管樂團、在Cristian Măcelaru的指揮下演出了霍爾斯特的作品《行星》(Holst's The Planets);同年,在Yannick Nézet-Séguin指揮下,合唱團與費城管樂團聯袂參加了Machover的“費城之聲”( Philadelphia Voices)首演。此外,合唱團還參加了由Pablo Heras-Casado指揮,與圣·路克(St. Luke)管樂團合作表演的莫扎特C小調;出演了由Andrew Manze指揮,與紐約愛樂樂團合作的Handel作品《彌賽亞》;由Rossen Milanov指揮,與普林斯頓交響樂團合作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以及由Joe Miller指揮的Walton作品-《伯沙撒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
喬·米勒
Joe Miller
喬·米勒博士是美國最著名的兩個合唱團:威斯敏斯合唱團和威斯敏斯交響合唱團的指揮;也是威斯敏斯合唱音樂學院合唱活動的主任。除了在威斯敏斯任職外,米勒博士還是美國著名的斯波萊托音樂節的藝術總監和費城交響合唱團的總監。
米勒博士在2017-2018年度與威斯敏斯合唱團的合作包括:中西部巡回演唱會、在普林斯頓本地的表演和廣播活動、參加美國年度斯波萊托音樂節以及發行新唱片。威斯敏斯合唱團2016-2017年度活動包括在歷史悠久的羅布林工廠,表演茱莉亞·沃爾夫獲得普利策獎的作品《無煙煤田》,該表演是威斯敏斯“轉變空間”項目的一部分;以及在巴塞羅那舉行的合唱音樂世界研討會上的音樂會。
米勒博士與威斯敏斯合唱團的最新唱片《心靈的反思:丹尼爾·埃爾德的音樂》被明尼蘇達州公共廣播電臺的《古典筆記》點評為“簡直令人震驚。” 其與合唱團的首張專輯《美女之花》被《合唱和管風琴》雜志評為四顆星;并獲得《美國唱片指南》的高度贊譽,該雜志將威斯敏斯合唱團描述為“美國學術合唱團的黃金標準”。
威斯敏斯合唱團與喬·米勒在美國斯波萊托音樂節上的表演獲得了極高的贊譽。 《紐約時報》將其2014年表演的約翰·亞當斯的作品《厄爾尼諾》稱贊為“精湛”,并點評道:“精心準備……合唱團的精準、一致和力量令人矚目。”《華爾街日報》對該表演同樣大為贊許,稱贊“在喬·米勒的指導下,成就了精美的威斯敏斯合唱團和斯波萊托音樂節美國管弦樂團”。《郵政和快遞》雜志報道其在2015年表演的巴赫的作品《圣馬太激情》為“這是一個近乎無瑕疵的夜晚,充滿了美麗的時刻和力量。它將成為今年音樂節的一個亮點(甚至可能是最大的亮點),并且我認為喬·米勒通過該表演建立了其引導一個擴展的合唱/管弦樂作品的資質;表演不僅僅是重現巴赫的音樂,同時融入了自己對作品詮釋的印記。”
作為威斯敏斯交響樂團的指揮,米勒博士與世界頂尖的管弦樂隊和指揮家合作,并贏得了廣泛贊譽。《紐約時報》報道了威斯敏斯交響樂團與克利夫蘭交響樂團合作的第2號交響曲的表演,“喬·米勒的威斯敏斯交響合唱團在被要求時微妙精細,在被釋放時強大有力。”最近的合作演出包括與柏林交響樂團和西蒙·拉特爾爵士;與費城交響樂團和雅尼克·尼澤-塞岡;還有委內瑞拉的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和古斯塔夫·杜達梅爾。
米勒博士還是威斯敏斯夏季合唱節室內合唱團的創始人和指揮,該項目為專業級的合唱和聲樂藝術家,提供了每年夏天在普林斯頓威斯敏斯校區為期一周的、探索具有挑戰性作品的機會。
2018年10月19日周五19:30
指揮:喬•米勒
曲目:
知曉者天與地讓他吻我同意水之夜
命運之歌和平歌月亮敘事曲星星十四行詩
搖籃曲半畝讓我留在這出發與告別格羅本
向上看向下看謝爾南多伊利亞巖石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