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文化下鄉演出走進江西黎川
江西省黎川縣位于贛閩邊界的武夷山脈西麓,素有“黎明山川、夢里江南”之稱,這里山清水秀滋養人心,更難得的是這個冬天迎來了國家藝術院團的藝術浸潤。12月15日清晨,這座小城被孩子們的歡笑聲喚醒,兒童劇這一對當地孩子來說還有些陌生的事物,真真切切來到了他們身邊。
在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開展20周年之際,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益智趣味兒童劇《小卡車·變變變》劇組一行11人在院長尹曉東帶領下,12月15日走進江西省黎川縣,在短短一天時間里演出3場,將優秀兒童戲劇送至蘇區孩子們的身邊,用藝術點亮童心。來自黎川縣實驗小學、實驗二小、新區小學的3000余名少年兒童在家門口享受到國家藝術院團帶來的高水平文化大餐。
作為文化部對口支援地區,2014年,黎川第一次來了國家藝術院團,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兒童劇《青蛙王子》的上演給當地很多小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奇妙的魔法、華麗的王宮、愛撒嬌的小公主,《青蛙王子》中的一幕幕仿佛還在眼前,短短幾十分鐘的演出讓我們懂得做人要講誠信!崩璐ǹh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米雪說。
歲末年終,中國兒藝又進入了一個繁忙的創作演出月,為使革命老區的孩子能在新年前看到精彩演出,中國兒藝克服演出檔期緊、劇組人員排演沖突等困難,保證了此番演出的順利進行。
此次帶來的《小卡車·變變變》一開場,就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目光,當衣架、海綿、毛巾變成斗牛,場景立刻轉變成斗牛場,而將衣架換成夾子,演員們手中的道具立刻化身活靈活現的巨龍。隨著演出的進行,剛進劇場還比較羞澀的小觀眾與演員的配合越來越默契,有時演員剛拿出道具,他們就開始猜接下來要變的東西——糖果、雞腿、船、小汽車……這些日常物品通過一部兒童劇幻化成孩子們心中的奇妙世界,為他們打開一扇通往五彩世界的窗戶。
看完演出后,黎川縣新區小學三年級學生張新鵬戀戀不舍地說:“多希望演出不要結束啊!上次你們來演出《青蛙王子》,我聽姐姐說很精彩,很羨慕她,今天我也看到了好看的演出,太高興了,希望你們能常來!焙芏鄬W校校長觀看演出后激動地說:“這種有益開發孩子創造力的劇目太好了,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大啟發!
劇場里,觀眾穿著羽絨服觀劇,臺上演員們只穿短袖演出,但一場演出下來,3名演員的頭發全被汗水浸濕!斑@次在劇場里演出,對我們劇組來說已經很幸福了。在貴州大山里下著凍雨也要堅持演出,在青藏高原上曬著大太陽也要演出,這是我們的使命!毖輪T楊成說。
中國兒藝每年600多場的演出鍛煉出一支過硬的隊伍。此番在抵達演出地之后,劇組演職人員顧不上休息就馬不停蹄地裝臺。演員鄭睿擦著汗說:“盡管演出任務很重、很累,但是看到孩子們對藝術渴望的眼神和他們燦爛的笑容,我們覺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近7年來,中國兒藝通過“優秀兒童劇走進基層”“文化下鄉”“大地情深”等公益演出活動,走進雪域高原、南部邊陲等全國32個省區市,公益演出近600場,50余萬名邊遠地區的孩子因此近距離接觸高質量的兒童劇藝術。對待每一場公益演出,中國兒藝精益求精,從精選劇目到盡可能選擇偏遠的地方演出,即使日常演出任務繁重也盡可能多地增加公益演出場次。談到中國兒藝為何如此重視公益演出,尹曉東說:“如果說老師以知識豐富孩子們的大腦,那么兒童劇則以藝術形式作用于孩子們的心靈!
中國兒藝的每一名工作人員都積極投入到公益演出中,多次在兒童劇中扮演王子、被稱為“王子專業戶”的演員尹亮,今年已參加3次公益演出,他說:“兒童劇不僅僅是為了逗孩子們開心,而是希望通過一部劇撒下一顆正能量的種子,陪伴孩子們一起成長。在公益演出過程中,我感受到邊遠地區的孩子是那么渴望看到兒童劇,他們目不轉睛地關注著舞臺上發生的一切,也給了我們全身心演出的動力!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