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學習,怎樣讓45分鐘的課堂學習效率更高
現在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去上各種各樣的課外班,平均一節課時間45分鐘,但一般情況下五歲到七歲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長平均只有十五分鐘,年齡再小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更短。
對于學吉他也是一樣的,無論是孩子本身喜歡還是家長強迫學習,學琴初期都很難做到集中注意力彈琴45分鐘以上,更何況課堂上老師還有大量的知識點灌輸。那么,怎樣提高學生學琴課堂效率?怎樣吸引學生保持課堂興趣?這些問題是每一位老師需要思考的。下面為大家提供幾種方式,供大家參考。
一、適當放松
課堂安排要采用勞逸結合的方式,針對年齡較小的學生可以在上課中途稍事休息,帶著學生娛樂一會或者喝點水,緩解一下后再繼續上課。但只要是上課時間就不要再探討與課堂無關的話題,學生年紀還小,雖然沒有必要太呆板但是也不能讓學生感覺課堂是“隨意”的,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
二、動靜結合
彈琴是一件需要靜下心來才可以做好的事,但對于學齡前的兒童想要讓他在椅子上安靜的坐上十分鐘就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針對這樣的問題老師可以采用做游戲的方式完成教學內容,比如需要安靜坐下來完成的只有演奏,其他讀譜、樂理知識、節奏訓練都采用動態教學法,跟著老師演奏的律動走一走,打一打節奏,唱唱樂譜等,這樣會降低孩子在課堂上的枯燥感,分散注意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把“靜”的時間加大,“動”的時間減少 。
三、搭檔練習
目前最常見的教學模式為一對一、4-6人小組課、集體大課。除了一對一的授課模式外其他形式的學生都有機會與其他學生一起上課、交流、表演的機會。多人一起上課容易消除拘束感,增加勇氣,激發情緒,積極開動腦筋,一對一上課老師照顧周到,可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反復、詳細、耐心的講解,不同的上課模式各有利弊,所以有條件的情況下老師還是應該組織學生體驗不同的上課模式,以便更好的完成學習內容。
四、教學內容多樣化
有些老師常用的授課方式為先回課檢查上節課布置的作業,糾正存在的問題,學習新曲目。對于相對簡單的曲目也許一兩次課就完成了學習任務,通過一兩次的鞏固時間便能相對成熟的演奏,但是對于那些有難度的曲目也許這一兩個月都在練習同樣的內容,這就容易造成練琴疲勞,別說是孩子了,就算是一個成年人長時間的去做相同的內容也會覺得無聊。所以老師課堂內容一定要豐富多彩,有基本功練習,有老曲目的鞏固,有新曲目的學習,有練習曲,有樂曲,有獨奏練習,有重奏練習,這樣搭配教學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果能夠按照上述提到的這樣去完善教學體系,相信學生們會愛上吉他這門樂器,喜歡這位吉他老師!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