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男童合唱團是享有世界聲譽的“無伴奏”童聲合唱團。日前,巴黎男童合唱團來到中國,參加成都(國際)童聲合唱音樂周。該團藝術總監烏戈·古鐵雷斯在合唱周期間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講述法國小歌手們的音樂故事。
法國巴黎男童合唱團又名巴黎木十字童聲合唱團,是與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德國托爾策童聲合唱團齊名的世界三大男童合唱團之一。它誕生于1906年,因歌聲音質純凈,使聽者驚嘆不已,贏得了“夜鶯之聲”的美譽。曾在中國多座城市演出的巴黎男童合唱團對中國并不陌生,而此次受邀參加成都童聲合唱音樂周是法國小歌手們首次獻唱蓉城。據該團藝術總監烏戈·古鐵雷斯介紹,合唱團帶來了豐富多樣的合唱曲目,小歌手們在合唱周期間演唱的歌曲包括中世紀宗教音樂、傳統非宗教歌曲、法國人耳熟能詳的圣誕歌曲、法國當代通俗歌曲,此外還包括莫扎特根據拉封丹寓言《蟬與螞蟻》創作的同名音樂作品,以及菲律賓和烏克蘭的傳統民歌。古鐵雷斯告訴記者,面對中國觀眾,合唱團還特別演唱根據中國家喻戶曉的兒童歌曲《春天在哪里》改編的歌曲《嘀哩嘀哩》。古鐵雷斯說,“這首歌贊美自然和春天,我們上次來中國巡演時曾經獲得了巨大成功。”
除巴黎男童合唱團外,成都童聲合唱音樂周還邀請白俄羅斯國立音樂學院附屬共和國中學男童合唱團、韓國光州兒童藝術團、俄羅斯巨人童聲合唱團等3支外國知名合唱團和來自四川的8支童聲合唱團聯袂演出,展現合唱藝術魅力。在觀看完其他團隊演出后,古鐵雷斯告訴記者,觀看演出豐富了他對各國兒童合唱團的了解,參演的各國合唱團都擁有很高的演唱水平,“我十分欣賞中國合唱團隊的精彩表現,韓國藝術團帶來的傳統打擊樂表演和俄羅斯生動活潑的歌舞表演讓我對這些國家的兒童藝術團隊有了耳目一新的認識。”
在本次成都童聲合唱音樂周期間,來自法國、意大利、俄羅斯、德國、新加坡等國的優秀童聲合唱指揮家還教授童聲合唱大師課,指導中國、法國、白俄羅斯、韓國以及俄羅斯等五國的童聲合唱團跨越國籍和語言的界限共同演唱。作為第一位指導大師課的指揮,古鐵雷斯表示,“孩子們都很聰慧,易于接受事物,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們就做到了我們想要的,效果正是我所期待的。”在他看來,盡管合唱團人數逾百人,但音樂的密碼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在手勢、面部表情和鋼琴的引導下,音樂可以把各個合唱團聯合在一起,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語言已經不是非常必要的東西了,即使語言國籍不同,演唱同一首歌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古鐵雷斯帶領的巴黎男童合唱團是一支寄宿制樂團,小團員們可以說是童聲合唱領域的“職業選手”。不過要成為巴黎男童合唱團的一員,孩子們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層層選拔,通過視唱、視聽、記憶力和文化課考試后方可加入。在古鐵雷斯看來,每個孩子都擁有杰出的音樂天賦和歌唱能力,而在此之外老師們最看重的則是他們的自我管理和學習能力,“孩子們在學業上必須是非常優秀的學生,比如上次我們來中國巡演一個月,他們都不能上課,他們就通過平板電腦學習課程。在我們的管理體系里,學習和演唱要齊頭并進,如果一個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他就沒有機會參加巡演的選拔。”古鐵雷斯也坦言,和同齡的其他孩子相比,合唱團的男孩子們需要付出更多,因為他們需要在演唱和學業兩方面努力,“我們不能因為一個孩子演唱很好,就犧牲掉他的學習,家長不會滿意,更重要的這也是為他們的將來考慮。”
巴黎男童合唱團的小團員們通常在8到9歲進入合唱團,在14到15歲時離開,到普通高中繼續學業,豐富的閱歷和愉快的學習生活成為他們一生難忘的回憶。作為合唱團的指揮,古鐵雷斯也同樣從孩子們身上收獲很多,“成人合唱團一切都是確定的,而孩子們充滿朝氣,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么,永遠沒有一成不變,我們每天都感到充滿驚喜和意外。每天都可能有孩子變聲,老師就要隨時對聲部進行調整。”
古鐵雷斯希望,孩子們在合唱團的教育下成為勤奮、有集體觀念并且有一顆孤獨心的人;而他所指的“孤獨”代表著專注、忘我、投入,這也正是未來想要在某一領域有所成就所必須的。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