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諸多的教育家都主張從0歲開始就對寶寶開展音樂教育。這個時期音樂教育的作用有兩方面:一是精神的教育,以旋律優美動聽、生動活潑、情趣高雅的音樂,去陶冶寶寶的性情和品格,調節情緒,豐富情感;二是智力的教育,以優美動聽的音樂,去影響、鍛煉寶寶的聽覺,培養樂感。
音樂是一種聆聽的藝術,人可以敏感地感知音調、旋律、節奏和音色的能力。每個人都有可能發展這種智能,音樂智能是從小就可以培養。睡覺前,給寶寶聽安靜柔和的搖籃曲,使他的情緒安定舒適,漸漸入睡。
音樂不僅是一門給人以美感的聽覺藝術,而且是開發大腦潛能的最佳途徑之一。當寶寶還是新生兒的時候,他們就喜歡媽媽的搖籃曲。再大一些,他們會跟著音樂手舞足蹈,甚至用整個身體來表現出快樂和喜愛。幾乎所有的媽媽都認為自己的寶寶是一個音樂天才。
寶寶對音樂感知的發展
寶寶生就一雙音樂的耳朵,從小對音樂就有感覺眾所周知,連胎寶寶都會對音樂有反應,他會在聽到歡快的音樂時用胎動來告訴媽媽。出生后,寶寶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與對語音的感知能力同步發展。
營造一個有音樂氛圍的家庭
音樂在發揮每個寶寶與生俱來的潛力上扮演著獨一無二的角色,音樂在架構一個孩子健康自信、和諧安全的成長環境方面極為重要。因此,父母要注重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孩子每天都能接觸音樂,生活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使每個孩子的音樂潛能都能得到驚人的發揮。
提升家長自身的音樂品位
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自身音樂愛好的種種表現(唱歌、彈琴......)、音樂欣賞情調的優劣,無形中都在正確或錯誤的熏陶影響著孩子,這是特別要注意的問題。需要家長能從幼兒心理出發,多聽些符合兒童情趣的音樂,對孩子的音樂熏陶是十分有益的。
音樂伴隨孩子每一天
讓音樂伴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家長在孩子休息時,播放搖籃曲,孩子會安靜微笑的入夢。在孩子運動向前走時,播放音樂節奏鮮明的進行曲,孩子也會挺胸昂首。早晨起床和進餐, 音樂輕松愉快,孩子也精神興奮。家長還可以配合音樂的情緒變化講故事,讓音樂融入到孩子的生活。
兩種中國古典文化的代表的完美結合,將音樂會推上高潮。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