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精品劇目音樂劇《火花》十月開啟全國巡演
《火花》劇照
提起“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十大劇目”的名號,山西人并不陌生,話劇《立秋》、舞劇《一把酸棗》、京劇《走西口》、說唱劇《解放》、晉劇《于成龍》,這些在全國、甚至國際都產生過影響的劇目都承載著山西人太多的榮耀。8月15日,2017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十大精品劇目《火花》專家研討會在并召開,文化部親選的專家組匯聚一堂,欲將這部“山西制造”的重磅舞臺作品推向更遠的地方。在8月、9月的兩輪修改結束后,10月5日起,該劇還將赴南京、上海、嘉興、杭州、廣州等地全國巡演。 由山西演藝集團組織策劃,山西省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音樂劇《火花》,是2015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該劇從2014年年底開始策劃,歷時10個多月,5次修改大綱,劇本七易其稿,于2015年10月在山西榆次進行了首演,之后先后赴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天津中華劇院、北京解放軍歌劇院、寧夏銀川大劇院等地演出,2016年10月在陜西參加了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的演出。該劇曾榮獲山西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劇目獎,榮獲2017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十大精品劇目。可以說是一步步向舞臺藝術的最高峰攀爬。
音樂劇《火花》是一部關于青春和理想的作品。作品的主人公高君宇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1919年組織并參加了“五四”運動,是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早期成員,北方黨、團領導人之一。1925年陪孫中山北上組織召開國民代表會議期間病逝,年僅29歲。本劇通過對我黨早期領導人高君宇短暫一生的追述,再現了高君宇如“火花”、如“寶劍”的十年戰斗歷程,輔以高君宇和石評梅圣潔而哀婉的愛情,再現了20世紀初那一代人追求理想的心路歷程! ≡搫〉闹鲃搱F隊由國家一級導演鐘浩,中央戲劇學院副教授、音樂劇系音樂教研室主任戴勁松,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編劇楊碩等組成,他們打造的作品曾屢獲文華大獎。該劇在創作中注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全劇藝術特色鮮明,用歐美流行的音樂劇形式講述了一段極富主旋律色彩的中國故事,并以主人公高君宇的靈魂回憶把觀眾帶入到上世紀20年代的中國大地,通過時空的穿梭和非線性的結構走進高君宇的內心世界。
文化部藝術司研究處副調研員王蒙作為會議的主持人介紹說,文化部十八五期間實施了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精品創作扶持工程工作上突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每年幫助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推出名錄,第二個層次是從名錄中選出十臺重點扶持劇目進行重點打磨。音樂劇《火花》就是重點扶持、打磨的劇目。2017年,精品創作扶持評審工作結束后,有京劇《黨的女兒》等25部作品入選重點創作劇目名錄,其中10部作品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重點扶持劇目,其中包括山西的音樂劇《火花》和晉劇《于成龍》。精品扶持工程分四個步驟,第一個就申報評審,第二個跟蹤指導,第三個是考核評估的環節,評估合格后可以參加2018年的北京展演。第四個是在2018年兩會期間在北京的展演。
當天研討會除了山西演藝集團、省文化廳、省歌的領導專家,還特別邀請到中國音樂劇協會副會長(組長)顧夏陽、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副院長黃奇石、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劇系主任劉紅梅、中央戲劇學院舞美系教授胡耀輝、中國音樂劇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道誠、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居其宏和山西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王京榮進行了深入研討,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主要包括,劇中高君宇的革命理想在劇中已經得到了充分展現,但愛情這條線索有所欠缺,可以大膽嘗試,加深對愛情場景的渲染;增強民族性和時代性,采用多元化的音樂元素,適當添加一些山西的地方音樂;語言臺詞過于密集,可以采取戲曲的緊拉慢唱形式。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