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建立首個原生態藏民族音樂數據庫
為保護和傳承藏民族音樂和舞蹈藝術,西藏首次在區內各地系統采集、整理并數字化西藏民間音樂、宮廷音樂、藏戲及宗教音樂,并建立了原生態藏民族音樂數據庫。不僅帶動了文化傳承和保護工作,還將打造集西藏優秀民族音樂體驗、創作、發布和衍生產品開發、交易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帶動文化傳承和保護
打造民族音樂完整產業鏈
西藏民間音樂品種繁多,蘊藏量極為豐富,但整理出版的音頻、視頻比較零散,尚不成系統。西藏天利經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從事西藏非遺項目的過程中,了解到西藏民間傳統舞蹈音樂正面臨外來文化的沖擊和自身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困擾。
為了全面集中展示藏民族音樂文化,有效保護和弘揚藏民族音樂文化,西藏天利經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歷經數年,收集、錄制、整理包括西藏在內幾大藏區的各種音樂、舞蹈,建立了原生態藏民族音樂數據庫,不僅帶動了文化傳承和保護工作,還將打造集西藏優秀民族音樂體驗、創作、發布和衍生產品開發、交易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西藏天利經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渝介紹:“我們在做非遺項目的過程中,發現西藏有很多民間傳統歌舞都是以口口相傳的形式傳承,傳承方式脆弱。盡管各級文化部門都在做搶救性保護工作,但一些非遺傳承人年紀大了,傳承工作很難保障。據了解,很多音頻、視頻材料都很零散,不成系統,這不僅給文化傳承造成了困難,同時也難以滿足廣大受眾的需求。”
為此,西藏天利經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組建了“雪域音樂網”。石渝介紹,“雪域音樂網”以建立完善的西藏古典音樂庫和民間音樂庫為目標,把西藏各類優秀音樂資源進行分類與整合,通過西藏民族音樂制播基地的原創音樂孵化和“雪域音樂網”的搜索功能,打造網民的私人藏族音樂電臺。而原生態藏民族音樂數據庫就是“雪域音樂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滿足受眾需求的同時
讓更多人聽到西藏的聲音
石渝介紹,隨著“雪域音樂網”和西藏民族音樂制播基地的建成,西藏民族音樂文化將得到全面展示,能有效地保護和弘揚西藏民族音樂文化。利用各類民族音樂音像制品作為展示和記錄的工具,對于傳播西藏文化深入內地有著重大的意義,也必將對推動西藏文化產業全面發展發揮積極的影響力。目前,“雪域音樂網”已錄入藏民族音樂4469首、MV1000部。而在原生態藏民族音樂數據庫中,目前已收錄了《文成公主》和《格薩爾王》兩部音樂。
石渝說,為了進一步擴充“雪域音樂網”,今年9月份開始,西藏天利經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還將用2年時間對藏戲、拉薩朗瑪、堆諧及民間樂器、說唱等藝術形態進行數據化采集、整理,打造出100集的《音樂大全》和50集的《舞蹈大全》。同時,將按照音樂舞蹈的種類、地域等進行分類,以每集45分鐘的專題片形式呈現給受眾。
石渝表示,“雪域音樂網”的建設是以“互聯網+”的形式,實現音樂的產業化發展,最終通過藝術加工呈現給更多的受眾,在滿足受眾需求的同時,數字化保護民族傳統音樂舞蹈,最終讓世界各地都能通過網絡聽到西藏的聲音。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