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作家李廣平演講分享:孩子為什么要學音樂?
第一,為了家庭有愛學音樂。我女兒李思琳四歲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和我們說:我要學鋼琴。我夫人是個鋼琴老師,她并不覺得自己的孩子非學音樂不可。她對思琳說:學鋼琴很苦很累,但是學會了就很美,你還要學嗎?她說要學,你看肖邦都已經去世這么多年,我們還在彈他寫的鋼琴曲,我希望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再講一個小故事:我有一個朋友是老師,有一天他在一個小吃店吃飯時,走進一個中年人,提著一把小提琴,旁邊跟著一個小姑娘,一看就知道剛參加過一個小演出,但這個小姑娘嘟著嘴不開心。原來這個小姑娘剛剛參加過小提琴的三級考試,沒考過。她父親說:“爸爸當年給你報這個小提琴班,不是為了讓你過級。就是希望有一天你長大了,爸爸不在你身邊,你覺得不開心了,把琴箱打開,自己拉一曲,那個熟悉的音樂走出來,環繞著你,就好像爸爸還在你身邊一樣。我希望你有一個這樣的愛好,能在這個時刻陪伴著你。”小姑娘當時就沒那么沮喪了,而我那位朋友聽完很不爭氣地哭了。
聽完這個小故事,我也不爭氣地流淚了。這個故事真是美好而溫暖。思琳每年回國,我和她媽媽都會要求她抽空寫寫歌,希望她用歌曲來記錄自己的大學時光。我也想對女兒說:爸爸從來沒有催著你寫歌,但希望你每個階段都用歌曲和歌聲記錄下自己生活的變遷與生命的成長,有一天爸爸不在了,你聽到這些爸爸媽媽參與創作的歌,就好像爸爸媽媽依然在你身邊一樣!歌聲響起,淚水滑落,愛意永存,思念溫暖。
第二,為了培養我們的人文素質而學音樂。學音樂的孩子對音準的概念、對音色的把握、對節奏的感覺,都有別于一般的孩子。我女兒李思琳就是因為學鋼琴學唱歌,她的外語學習成績特別好,她善于模仿外國人的發音和音調,所以她在學習英語、日語、德語時,音樂都幫了她的忙。因為背譜演奏,所以她的記憶力也特別好。因為要對音樂作品(如交響樂等)做分析,所以培養了她多層次多角度的思維特性,同時完善了她的數學、文學、哲學的思維訓練。
這一切綜合起來,就是她的綜合人文素質,讓她在2013年被美國耶魯大學提前錄取,并獲全獎。后來我遇見耶魯大學的一位老師,她說:像思琳這樣會彈鋼琴會唱歌,擁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人,都是美國一流大學最喜歡的人才。
第三,為了豐富內心的感情學音樂。音樂可以將人們內心世界各種隱秘的情感緊密相連。為什么每次我們聽到熟悉的音樂或歌曲,就會想起我們經歷過的人生片段、想起熟悉的朋友?想起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情景?一次兩次三次地流下眼淚?因為是音樂讓我們發現深藏于心的那些豐富情感,那些無法用語言訴說出來的感受。因此,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情感,卻仍然能通過音樂得到呈現。
這時候你就會審視你的內心,心中充滿愛與美的感激之情;那些疑惑的歲月、受傷的心靈、疲憊不堪的靈魂,都會得到安慰與溫暖。你的人格,在音樂中得到健全與堅強,你心靈深處的苦痛,在音樂里終會得到撫慰。我們就不會是一個娛樂大眾的人,而是自己的精神醫護師,生命的靈魂安慰者。
學習音樂有這么多的好處,何樂不為?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音樂不是奢侈品,不是我們錢包鼓了的時候才來消費的多余物,音樂不是消遣,不是娛樂,音樂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是讓人類生活得有意義的方式之一。”——這是美國波士頓大學音樂系主任卡爾·伯納克博士說的睿智之言。
謝謝家長們和孩子們,祝福你們在音樂之路上健康成長。
李廣平,音樂人,歌詞作家。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