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世界兒歌日,讓孩子唱自己的歌
3月21日是世界兒歌日,這是1976年在比利時克諾克舉行的國際詩歌會上創(chuàng)立的。對于小時候陪伴我們成長的兒歌,大伙還記得多少?
連云港市民:“《捉泥鰍》,池塘的水滿了雨停也了,天邊的溪里到處是泥鰍。”
泰州市民:“我小時候從電視上學到很多兒歌,像《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黑貓警長》,到現(xiàn)在印象最深刻。”
對于很多成年人來說,那些經(jīng)典兒歌依舊記在心頭。而對小朋友們來說,除了《小燕子》等一些傳統(tǒng)的兒歌外,學校里更加注重新兒歌的教學,特別是為了讓孩子們輕松愉快地去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常識,幼兒園會特地選取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孩子們養(yǎng)成行為準則的一些新兒歌,比如洗手歌等,來引導孩子們們學習知識,養(yǎng)成好的習慣。
淮安市楚州實驗小學幼兒園喬雅彤:“我喜歡《賣蔥歌》,我還喜歡《我是大班小朋友》,因為在這些兒歌里,能告訴我很多很多的知識。”
鹽城射陽縣小星星幼兒園老師張娟娟:“我們現(xiàn)在有用餐兒歌、早操兒歌、安全兒歌等等,下一步我們還打算創(chuàng)作更多的關于禮儀規(guī)范的兒歌,讓我們小朋友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不過,需要引起重視的是,現(xiàn)在一些孩子會跟著大人學習流行歌曲,雖然無傷大雅,但唱著大人的歌,孩子缺少了那份童真,也失去了很多學習的機會。因此,家長應引導孩子多聽一些有意義的兒歌。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