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瘋狂鋼琴”大肆擴張到一夜倒閉談音樂培訓機構發展
號稱能讓學員用一小時迅速學會鋼琴的音樂培訓機構“瘋狂鋼琴”最近倒閉了,或許北京的讀者曾經在新中關、崇文門和雙井等地的商場看到過這個機構的連鎖門店,目前這些店面都已經在搬空器材后關閉,剩下一屁股的債和一群被拖欠工資社保的老師與要求退還學費的無辜學員。
2月11日,北京晚報文章《瘋狂鋼琴突然關張,數百人為學費抓狂》爆出了經營六年多的音樂教育機構瘋狂鋼琴在2月7日停止經營并在一天后將北京現存的五家門店同時關閉,拖欠教師工資社保和學員學費的新聞。
文章中提到了該機構在關門前兩天依舊在招生,許多憤怒的學員報警后依舊不解氣,聚集在商場中關閉的門店前議論紛紛,并在門上張貼“詐騙”、“騙子”等字。該新聞得到了許多北京當地媒體與音樂培訓業內平臺的轉發,在小范圍內引起熱議,北京電視臺也進行了相關報道。
根據多家媒體發布的消息,學員們組成的維權團隊已經有四百多人,學員涉及的被騙總金額在百萬元以上,單筆最大金額26800元;還有部分教職工表示近兩個月沒有拿到工資,社保也斷了,部分其入駐的商場負責人也說公司沒有繳納最近的場地租金。
培訓還是詐騙,瘋狂鋼琴在行業內可能只是不規范機構的冰山一角
音樂財經在最近兩天試圖聯系瘋狂鋼琴負責人,但一直沒有結果。微信平臺中有關“瘋狂鋼琴”的公眾號近幾天的信息正常更新,但是卻只和位于成都的各個商場門店相關。根據已公布的聯絡人發言,瘋狂鋼琴近年來入不敷出,欠下千萬債務,而原本注冊資本只有三百萬,因為無力繼續經營遂決定閉店并申請破產,沒有事先通知學員是為了保全資產,便于清算。
瘋狂鋼琴的這番“不通知學員就是知道他們會鬧事讓我們保不住資產”的解釋,明顯令人生疑。音樂財經在搜索“瘋狂鋼琴”的部分公開信息后發現,早在2013年左右就有人在天涯等論壇發帖說該培訓機構是騙子,誘導學員繳費,收錢后態度驟變,并且并沒有認真進行教學等。許多網友也在評論中說,看到該機構“速成”的口號,抱著閑暇時間玩一玩的心態花大錢報了名,然而并沒有得到有趣的體驗。
根據四年前網友爆出的瘋狂鋼琴信息,音樂財經在公開數據中查到了這家“北京浩然廷西商貿有限公司”,九家公司中目前只有一家標注為零售業、法人代表叫張玲的“北京浩然廷西商貿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是開業狀態,其他十家相關公司都已注銷。
而在此次瘋狂鋼琴因破產而爆出的一系列報道中,學員與媒體提供的公司信息為“北京西豐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公示信息相關的十九家公司里目前只有八家是存續與開業的狀態,并且除了報道中的總公司法人代表李月之外,有多家分公司法人為與“北京浩然廷西商貿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相同的張玲。
外瘋狂鋼琴倒閉新聞的出現只是冰山一角,其實現在很多線下音樂培訓機構都在關店。因為目前行業內在一二線城市運營的培訓機構大多數的財務狀況都很病態,入不敷出。而且很多看準市場擴張而開設的音樂培訓與加盟連鎖機構,他們的目的都不單純,用高檔的課程包裝方式和門店裝修去吸引學員,就是為了在短期內收取加盟連鎖店的費用和騙學員高價學費,沒有長期的品牌培養計劃,也沒有做音樂教育最核心的師資水平。
雖然現在音樂教育的市場十分紅火,比如就上海來說,消費者十分偏好古典音樂教育培訓,但是專注做音樂培訓的正規機構相對來說還是很少,大部分是老牌的琴行、藝術學校、文化館和少年宮在分散做此類培訓,缺少規范的教研流程與核心教學方法。
說到為什么瘋狂鋼琴會倒閉,先不論瘋狂鋼琴這樣的機構是否涉嫌詐騙,音樂培訓機構在一二線城市做實體店的成本太高是他們紛紛倒閉的最大原因。
瘋狂鋼琴的錯誤在于不應該用這么高的成本在商場去做線下音樂培訓。樂器與音樂培訓的連鎖加盟店模式本身沒有問題,關鍵在于控制成本。
在北京,像瘋狂鋼琴這樣在商場中開設的門店,一個月一個店的房租在8萬到12萬元左右,店面運營成本大概要15萬元,而一線城市的音樂教育行業收入毛利率水平只有12%到15%左右,所以他們每月營業額至少需要達到120萬元左右才能保本。瘋狂鋼琴開了六七年,一家店一年得需要上千萬元的營業額才能覆蓋成本,但是實體店收入并沒有那么高,長時間就會導致入不敷出。
現在一線城市過高的房租與人力成本讓當地的線下音樂教育機構基本賺不到什么錢,只有一些在寫字樓或者民居里自己開設的小教室和部分老牌的多年前就購置了場地的培訓機構能夠控制成本,那些在商場里花高價開設的培訓門店會倒閉只是時間問題。
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中開設的線下培訓機構都有較高的利潤率,運營狀況也很健康,而在一線城市運營的機構基本上也都是入不敷出的狀態,每年都在虧損。
加盟模式迅速“圈地”,市場卻才剛剛起步,行業亟需規范
“這個行業很黑,亂七八糟的事情特別多,培訓機構大部分老師都是音樂學院的學生或者畢業生,工資不高又很辛苦,要是家長一投訴,還被扣錢!币晃粊碜陨蜿栆魳穼W院的鋼琴老師說,有一年冬天騎自行車在路上摔到腿,一瘸一拐遲到了,在學生家里一口水也沒喝上。后來她選擇回家結婚生孩子,不干這活了。
在行業流動率極高的現實情況下,家長們也是滿腹怨言。2016年,一位身邊的家長朋友選擇上萬元在北京海淀一家Shopping Mall里報了幼兒鋼琴培訓,“裝修得挺豪華,管理一塌糊涂,還停留在用紙記錄學員信息的時代,跟美容院辦會員卡差不多,每次去都得查檔案。令我奔潰的是,第一個女老師染一頭黃頭發非主流,我就懷疑根本不是正規音樂學院畢業的,前兩節課還好,后來上課時間越來越不靠譜,好幾次臨時放我們家孩子鴿子,各種奇葩理由,我要求換老師,新老師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后來要求退錢的過程更是讓我精疲力竭!边^了兩個月后,她發現商場里的這家培訓機構已經關門走人,換成了一家少兒英語培訓機構。
根據《2016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總報告)》數據,處于音樂產業關聯層的音樂教育培訓在2015年總產值達到了666億元,其中社會音樂考級培訓總值為600億元,同比增長3.8%。
而隨著互聯網新技術的開發,音樂教育與互聯網的聯系會越來越廣泛,音樂教育和音樂生活全產業鏈的互動融合更加密切,金融資本也更為關注在線音樂教育市場。
有相關機構預測在2018年整體藝術培訓市場產值會達到800億元,而鋼琴培訓又是音樂培訓市場規模里尤為重要的一部分。鋼琴的市場規模幾乎占到樂器市場的一大半,鋼琴的價格也偏高,毛利超過30%,尤其是兒童學習的時間也比較長,有數據還顯示,2015 年中國少兒鋼琴培訓規模為300億元。
資本這幾年開始進入鋼琴培訓行業。早在2014年,上市公司珠江鋼琴就宣布以自有資金1800萬元設立產業基金,專門投資文化藝術教育領域的股權投資,而且重點方向之一就是鋼琴培訓教育。
音樂財經2015年以來一直在參加上海樂器展,可以特別明顯的感受到樂器培訓機構(特別是鋼琴)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熱度。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行業“水”挺深的,一部分在拿了資本燒錢圈地,但大部分私營的培訓機構最后還是開不下去,原因是都想賺快錢,老板浮躁不負責任,老師質量良莠不齊,服務標準化程度低,很難留住客戶。
雖然市場正在急速擴張,但行業才剛剛起步,還有很多痛點需要解決。目前市場主要欠缺三個方面:管理、師資和體驗。
全國各地的培訓班,不管用什么名目,用什么樣的包裝方式或者裝修去吸引學員,到最后你會發現大家還是在和本地的老師學習,而學生花錢都是想能找到最好的老師進行學習!
做線下培訓機構的難點是師資與核心課程開發。因為老師們雖然都很優秀,但教法很不一樣,做機構需要有規范的教研組與教學流程,這方面在行業內還是很缺的。市場才剛剛起步,80后的音樂學院畢業生,在就業時選擇做音樂教育,到現在也就十幾年時間,機構的優秀師資培養也需要時間。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