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音樂廳,我國第一座專為演奏音樂而構建的專業音樂場館。這座坐落于北京西長安街南側美麗建筑,北與中南海相對,東眺天安門廣場、國家大劇院。夜間音樂廳內部燈火輝煌,看上去像一個蘊藏美妙旋律的玻璃音樂盒。北京音樂廳總經理梁杰近日接受信報專訪,聽聽這位掌門人暢談這個老字號在如今強手如林的古典音樂市場中獨辟蹊徑求生存求發展的“生意經”。
第一家專業音樂廳
“最早要從中央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前身)說起,當時這個地方叫做中央電影院。1960年,劃歸中央樂團,經改建之后更名為北京音樂廳。1983年,在指揮大師李德倫、嚴良堃親自主持下,北京音樂廳在原址破土重建,成為我國第一座專為演奏音樂而設計建造的現代風格的專業音樂廳。”說起這座建筑過去的輝煌,作為音樂廳管理者的梁杰一臉的興奮,盡管他并不是那個時代的親歷者。
他說,當時,中央樂團著名的“星期音樂會”是人人追捧的藝術品牌,10塊錢一張票總是座無虛席。2003年,北京音樂廳重新裝修,于2004年12月31日正式復業。改建后的北京音樂廳外觀更加現代、通透和輕巧。如今,這里是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專屬音樂廳。
音樂編輯當了“管家”
說起梁杰的來歷,用他的話說,首師大中文專業出身,在中國錄音錄像出版總社當了七年的音樂編輯,之后調入國交在辦公室從事行政工作。2010年,梁杰來到北京音樂廳,成為這座藝術殿堂的掌門人。
“事實上,2004年重張之前已經有將近3年的時間幾乎是停業狀態,那時候大家都已經把音樂廳淡忘了。經營工作幾乎是從零開始,所有工作人員的班底也都是新人。”梁杰說,那幾年,音樂廳團隊骨干克服各種歷史遺留問題,從制度建設、內部運營、員工培訓、市場開發、觀眾培養等方面從頭再來,開展了大量腳踏實地的開創性工作,這個恢復性的工作就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北京音樂廳是沒有一分錢政府日常投入的藝術機構,完全靠市場打拼,所以我們只能絞盡腦汁想盡辦法向市場要效益求生存。”
作為一家老字號音樂廳,梁杰認為,躺在過去的老賬本上過日子肯定不行,還得想方設法提高和保持音樂廳每年二百六七十場演出的活躍度以及很好的口碑以及關注度,經過七八年的培養,音樂廳目前已經擁有“打開音樂之門”、“國際古典音樂季”、“親子音樂會”等多個品牌性的板塊。
突出重圍形成特色
“音樂廳每年都在調整定位,我們守著大劇院,緊鄰中山音樂堂,加上越來越多的新建音樂廳,甚至包括天津等外地也建立了大量高水準的劇院,那些場地都比我們新、比我們現代、政府投入又多,作為北京音樂廳我們到底應該扮演一個什么角色?這是一個再實際不過的問題。”梁杰說,大腕兒名團咱請不起,那就開發和培養未來的音樂市場。這幾年,北京音樂廳開始把“扶持青年音樂家”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步驟。“我們希望像西方一些老牌音樂廳那樣,為青年音樂家搭建一個屬于他們的舞臺。于是,我們開始扶持一些有潛力的職業藝術家,因為為他們舉辦音樂會成本不高,也是我們能夠承擔得起的。”
在這之后,音樂廳開始陸陸續續的舉辦國際比賽冠軍的獨奏音樂會,或者青年音樂家的室內樂演出,慢慢這個市場的影響力逐步擴大。目前,第13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冠軍張昊辰、第17屆肖邦國際鋼琴大賽冠軍趙成珍等等為數不少的青年音樂家在北京完成了他們的中國“首秀”。
老招牌煥發新生氣
“打開音樂之門”這個藝術品牌,最早誕生在北京音樂廳,因為特殊原因中斷了一些年。2008年開始,這個品牌又開始在這里活躍起來。
這些年,各個劇院都在暑期為孩子們準備節目,如果音樂廳還是一成不變的延續原先那些老一套,那就會越來越失去競爭力。他說:“所以,我們會變著花樣的打造與其他劇院有所區別的,具有北京音樂廳特色的音樂項目,同時又不脫離古典音樂的特質及水準,這很難,但必須去做。我們除了做小孩子的項目之外,音樂廳也開始漸漸轉變思路。有很多觀眾說,現在音樂廳的演出越來越時尚,爵士音樂會、跨界演出、多媒體音樂會以及很多國內外的創新項目,都不斷地在這個舞臺上呈現,而且演出品質越來越高,而不是像大家以往印象中‘打開音樂之門’就是哄小孩兒的。”
“差異化”是最好選擇
按理說,面對大劇院、音樂堂以及更多的劇場之間的競爭,并不是很占優勢的北京音樂廳這幾年在壓力中求發展求生存,“生意”做得開始有聲有色。
梁杰很主張“差異化”經營,“每家劇院都做出不同的特色,大家都是知道看什么該去哪兒。對于各個劇院來說,這是最和諧的相處方式,也是互相提升的一種方式。而北京音樂廳一直在努力尋找這種個性化的經營方式。不管它是新東西還是舊東西,我們呈現的都是優質的藝術產品,保證觀眾來了不會后悔。”梁杰認為,北京音樂廳的發展一定要“堅持已經成型的老品牌,堅持培養青年藝術家,堅持藝術創新,更重要的是要與時俱進。”
這兩年,隨著“打開音樂之門”、親子節目“大灰雞”等少兒項目的相繼舉辦,在積累了大量的青少年觀眾群體和藝術資源的同時,北京音樂廳的經營者愈發的發現兒童音樂市場存在著巨大的內在潛力。梁杰透露,未來北京音樂廳計劃在兒童音樂教育和培訓上多下些功夫,有可能會成立培訓中心,或者擁有北京音樂廳的合唱團和少兒交響樂團,“這些計劃都是未來努力的方向,也有可能今年就會見到成效的項目。”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