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獎美聲唱法金獎得主郝苗:中國歌唱家要先唱好中國歌
在不久前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評選過程中,歷屆金鐘獎獲獎歌手在廣州大劇院舉辦了一場金鐘之星音樂會。一個久違的面孔引起觀眾和音樂專家的注意,她就是旅德歸來的金鐘獎美聲唱法金獎獲得者郝苗。十年前她在羊城經過激烈的角逐捧得金鐘獎的金獎,隨后就消失在人海,直到今年她再次站在金鐘獎獲獎者音樂會的舞臺上演唱中國歌曲《我愛你中國》。明年1月,郝苗還將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辦獨唱音樂會,將她十年的積累奉獻給現場的觀眾。
十年前,郝苗還是中國音樂學院的學生,她憑借對作品的精致處理拿到了金鐘獎金獎。如今,郝苗在中國音樂學院擔任教師。回顧當年,郝苗說:“我第一次參加金鐘獎是大四那年,但只獲得了銅獎。獲得金獎是在我讀研究生的時候。兩次參賽心境很不一樣,第一次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對于曲目的選擇、聲音的把控以及藝術的表現力都沒有定力,只是覺得在作品選擇上要多么大多么輝煌多么炫技。但是第二次參賽就不一樣了,心里開始有壓力了,這時候我意識到演繹歌曲一定要絲絲入扣打動人心,最重要的是要選擇自己能夠駕馭同時又適合自己嗓音音色和性格特點的作品。”
郝苗回憶,2007年自己選擇了作曲家禹永一先生創作的《故鄉雨》,當時評委一致認為她把這首老歌唱出了新的感覺,“雖然我唱了很多西洋藝術歌曲和歌劇詠嘆調,在語言和風格上能夠很好地把握。但是,最重要的是,我要在演繹中國民族音樂作品時把握好民族性和風格的多樣性,利用西洋音樂技巧將這些元素傳遞給聽眾。”
獲得金鐘獎后,郝苗得到一個到德國學習的機會,于是她遠赴德國,在德國紐倫堡音樂學院學習。郝苗不但出色地完成了博士學業,同時也在歌劇舞臺上初露鋒芒。2014年,她應奧地利著名指揮家Gustav Kuhn先生邀請,參加紀念終身成就音樂家瓦格納音樂節,出演瓦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威爾第歌劇《游吟詩人》。她還赴德國慕尼黑參演威爾第的歌劇《唐·卡洛》,飾演劇中戲劇女中音角色Eboli,此外還演出了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女人心》、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等多部作品。
這兩年,她也在國家大劇院相繼出演了《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和《蘭花花》兩部民族歌劇。“演了西洋歌劇和民族歌劇之后,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真聽真看真感受才能感動別人。現在有的學生能唱威爾第和普契尼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以為自己能唱大歌就可勁兒掄。”郝苗認為,這兩年金鐘獎在參賽作品中的民族作品大大增強了,“我們不能連自己的語言都唱不好,就去唱西洋歌劇。作為中國人就得把中國話說好中國歌唱好,然后你才能把別人的東西學來,最終做到洋為中用。”
出國留學,學成歸來,重回大學,教書育人,這是拿了金鐘獎之后郝苗的基本生活軌跡。這十年間,行事低調的她幾乎消失在公眾的視野里。不過,最近她開始有點新想法,打算開一場個人音樂會,也算是對自己多年學藝從藝的總結。“十年間,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藝術和人生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十年前,我從羊城起步,正式走上了藝術之路。十年后,我回到老地方,我想我該在這里開始一個新的起點。”郝苗透露,明年年初,還是在廣州,她將舉辦一場音樂會,把自己多年來積累的中外藝術歌曲以及自己演過的歌劇中的詠嘆調,進行精選之后唱給喜歡自己的觀眾。最令她興奮的是,她邀請到三位著名歌唱家為自己助陣,并演繹最拿手的音樂作品。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