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音樂會
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音樂會開票
演出時間: 2016.09.29 - 2016.09.30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
2016.09.29 周四 19:30
2016.09.30 周五 19:30
指揮 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 9月29日 指揮
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是一名杰出的小提琴手和指揮家。作為小提琴家,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拜師在莫斯科音樂學院的著名教授Yuri Yankelevich門下,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在很多國際知名賽事上取得了非常杰出的成績。
隨著他1975年在美國的獨奏會成功后,他投身于國際音樂領域,并作出了杰出貢獻。作為獨奏家,他與諸多世界頂級的國際交響樂團及二十世紀最杰出的指揮家合作。世界音樂領域的知名評論家都非常欣賞斯皮瓦科夫,認為他能洞察作曲家的心思。他的音樂情感豐富、旋律優美、分句精美,微妙之處的把握完美,能感染觀眾,他的演奏體現了精致的藝術手法及智慧。
斯皮瓦科夫作為獨奏家和指揮家,錄制了超過40張唱片。這些唱片包含了不同的音樂風格,從歐洲巴洛克音樂到二十世紀作曲家的音樂: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潘德列茨基、施尼特凱、帕特、坎切利、謝德林和古拜杜麗娜。
斯皮瓦科夫在1989年創立了科爾馬國際音樂節,并且擔任藝術總監一職直至現在。在音樂節成立后的16年間,世界上許多杰出的音樂團體都曾亮相于此。如俄羅斯最好的交響樂團及合唱團,世界知名藝術家羅斯特羅波維奇、梅紐因、葉夫根尼·斯韋特拉諾夫、克日什托夫·潘德列茨基、何塞·范壩、杰西·諾曼、羅伯特·霍爾、托馬斯·夸斯托夫、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米歇爾·普拉松、葉夫根尼·基辛、雷賓等。
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也常年致力于人道主義及慈善事業。他與自己創立的室內交響樂團一道,在1988年大地震后的亞美尼亞進行演出,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后的3天在烏克蘭演出,還曾在蘇聯進行了上百場的慈善演出。
1994年,斯皮瓦科夫創立了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國際慈善基金,主要致力于人道主義,藝術領域及教育領域。他的基金會已經為數以百計的青少年藝術家提供了幫助。1999年至2002年期間,斯皮瓦科夫擔任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家。然而從2003年開始,他成為了俄羅斯國際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家及莫斯科表演藝術中心主席。1989年斯皮瓦科夫被蘇聯授予了人民藝術家的榮譽稱號,并且獲得蘇聯國家獎及人民友誼獎。1996年,斯皮瓦科夫榮獲Merits of Grade III大獎。1999年,他又獲得了許多國家的國家級大獎,如l’Offic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Letters (France), the St. Mesrop Mashtots Order (Armenia), the Order for Services To Fatherland, Grade III (Russia). 2000年,法國總統為他頒發了法國榮譽軍團勛章。2002年,他被莫斯科國立大學授予名譽博士。2005年5月,他與Alexander Solzhenitsyn和Leonid Roshal一道被“俄羅斯無國界”提名為俄羅斯年度人物。
因為他對世界藝術,世界和平,文化交流的巨大貢獻,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任命他為世界和平藝術家。
李飚 9月30日 指揮
2011年,李飚以指揮家的身份出現在音樂舞臺上,在他的指揮道路上,音樂大師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和勞倫斯·福斯特給予了他極大地啟發和支持。2012年,李飚被北京交響樂團聘為該團歷史上首位年度駐團藝術家及客座指揮。自2014年起,李飚被聘為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
作為一名指揮家,在過去的兩個音樂季里,他已與20多個世界著名樂團合作過,如:德國勃蘭登堡愛樂樂團、葡萄牙古本江交響樂團、意大利托斯卡尼尼愛樂樂團、法國馬賽歌劇院、德國新勃蘭登堡交響樂團、意大利帕爾瑪皇家歌劇院、西北德意志廣播交響樂團、德國“LOH”交響樂團、德國基爾愛樂樂團,以及中國的許多著名交響樂團等。
2013年應邀在意大利“威爾第200周年音樂節”的開幕音樂會上作為首位華人指揮家指揮意大利托斯卡尼尼愛樂樂團全場威爾第的作品得到了意大利媒體轟動性好評,隨后被邀率領著名的意大利帕爾瑪皇家歌劇院交響樂團在中國5大城市巡演新年音樂會,并將在2015年新音樂季中擔任意大利帕爾瑪皇家歌劇院交響樂團客座指揮家。2014年4月,李飚還與中央音樂學院歌劇中心合作,指揮歌劇《阿依達》,并在北京保利劇院成功上演。
作為世界著名的打擊樂獨奏家,李飚曾在諸多世界著名音樂節中獨奏演出,如石荷州音樂節、基辛根夏季音樂節、梅克倫堡藝術節、薩格勒布音樂節、柏林愛樂打擊樂之夜等。并同世界上許多知名樂團成功合作,如: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維羅納歌劇院、捷克愛樂樂團、里昂愛樂樂團、法國蒙佩列爾歌劇院、匈牙利李斯特室內樂團、波蘭廣播交響樂團、保加利亞國家交響樂團、中國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等。合作的指揮家則包括:姆斯基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勞倫斯·福斯特、喬納森·諾特等,演出足跡遍及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4年5月至6月,李飚與他的打擊樂團首次踏入南美舞臺,并進行了為期三周的巡演,此次巡演貫穿南美眾多著名劇院,從烏拉圭國家劇院、智利圣地亞哥國家劇院、巴西里約市立劇院,再到有著世界三大劇院之一的阿根廷科隆大劇院、巴西圣保羅音樂廳和哥倫比亞波哥大市立劇院。樂團所到之處均座無虛席,受到南美聽眾的熱情追捧。主辦方邀請樂團2016年再次到訪南美。此次成功的南美首秀,讓樂團收到來自墨西哥2015年巡演的邀請。而接下來,李飚打擊樂團還將于今年7月進行中國巡演。李飚也將作為獨奏家在年末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演出。
除眾多打擊樂獨奏與打擊樂重奏組的演出外,李飚也將在接下來的音樂季中執棒多支著名樂團,如2014年下半年執棒澳門樂團。在2015年至2016年的計劃中,李飚將繼續與多支優秀歐洲樂團合作,并首次登上南美的指揮舞臺,與巴西里約交響樂團、阿根廷國家交響樂團等合作。
除在海外指揮眾多的音樂會,作為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李飚將在新的音樂季中與自己的樂團在北京著名的音樂廳里,如國家大劇院、中山音樂堂為聽眾呈現更多豐富精彩的音樂會。
藝術家
亞歷山大·馬洛佩夫
亞歷山大·馬洛佩夫,2001年出生于莫斯科。現就讀于格涅辛音樂學院(師從于Elena Beryozkina)。年僅12歲,馬洛佩夫已經在諸多知名音樂廳登臺演奏,其中包括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拉赫瑪尼諾夫音樂廳以及其大小音樂廳、加琳娜·維什涅夫斯卡婭歌劇院、莫斯科國際音樂廳、馬林斯基劇院音樂廳、烏克蘭國家交響樂隊音樂廳、考夫曼音樂中心紐約及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等。至今,他已在俄羅斯、阿塞拜疆、法國、德國、奧地利、西班牙及美國等地進行演出。
作為獨奏家,亞歷山大·馬洛佩夫曾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瓦萊里·捷杰耶夫指揮)、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德米特里·李斯指揮)、新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尤里·特卡琴科指揮)、伊爾庫茨克交響樂團州長交響樂團(伊爾馬·拉賓什指揮)、加琳娜·維什涅夫斯卡婭歌劇院交響樂團(亞歷山大·索洛維約夫指揮)、阿斯塔納周交響樂團(Yerzhan Dautov指揮)、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學術交響樂團(伊戈爾·帕爾金)、阿塞拜疆州烏澤亞哈基別耶夫交響樂團(海特格·泰杰耶夫指揮)、科斯特羅馬州長交響樂團(保羅·格斯坦指揮)等諸多樂團合作演出。2014年7月,亞歷山大·馬洛佩夫在莫斯科舉辦的第八屆柴科夫斯基青年大獎賽中榮獲金牌并取得一等獎殊榮。鋼琴家馬洛佩夫也在眾多的國際比賽和活動中獲獎,其中有拉赫瑪尼諾夫國際青年鋼琴家比賽(2014年諾夫哥羅德大獎賽和巴赫獎最佳表演獎)、國際音樂鉆石大獎賽(2011年及2014年莫斯科大獎賽)、2013年全俄羅斯青年天才大賽、2013年國際青年阿斯塔納鋼琴大賽第一名、明星階梯莫斯科國際音樂節大獎賽(2013年大獎賽)、第十一屆青年徳菲克游戲大獎賽(第一名,2012年)、阿托柏立夫斯卡婭小小鋼琴家音樂節(2012年,大獎賽)、莫扎特成就國際比賽(奧地利大獎賽,2011年)、國際互聯網音樂大獎賽(塞爾維亞,第一名,2011年)以及第十屆莫斯科“大師之路”青年鋼琴家比賽(2011年)。此外,馬洛佩夫榮獲第四屆莫斯科兒童藝術節大獎(2011年),并被授予公眾認可獎項(莫斯科,一等獎,2012年)。
亞歷山大·馬洛佩夫還參與了第七屆國際羅斯托波維奇音樂節(2014年,巴庫)、第四屆俄羅斯丹尼斯馬祖耶夫音樂節(奧倫堡音樂季節,2014年)、第二屆國際交響音樂節(奧倫堡,2014年),二十一星圣彼得堡白夜音樂節(2013年和2014年),第八屆國際音樂節(貝加爾伊爾庫茨克,2013年)、第二屆國際羅斯托波維奇音樂節(西班牙,2012年)、第九屆國際弗拉迪米爾·斯皮瓦科夫音樂節“莫斯科歡迎朋友”(2014年和2012年)和塔夫利達配飾“春天的幻想”活動(莫斯科,2012年)。
亞歷山大·馬洛佩夫還被羅斯托波維奇基金會和莫斯科市政府所支持,是俄羅斯音樂天空的一顆最閃亮的新星。
演出團體 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
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由俄羅斯聯邦總統委托文化部于2003年1月成立,云集了經驗豐富的頂級音樂家和有天賦的新秀。管弦樂隊由著名的小提琴家及指揮家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率領。在過去的5年間,NPR成功地成為俄羅斯最優秀的交響樂團之一,并且獲得觀眾和其他專業人員的的贊賞和認可。
眾多杰出指揮家經常與NPR合作并參與演出。除了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樂團還在與多位重量級人物籌備新項,并舉辦演出,包括詹姆斯·康倫、亞歷山大·拉扎列夫、克日什托夫·潘德列茨基、根納季·特汶斯基、約翰·納爾遜、漢斯·格拉夫、喬治·克利夫、歐卡·卡姆、米歇爾·普拉松、克拉斯、揚·馬林、弗拉迪米爾·猶若夫斯基等。
在過去的5年間,樂團與諸多杰出藝術家合作登臺,如:歌劇巨星杰西·諾曼、基里特卡娜娃、芮妮·弗萊明、安吉拉·喬治烏、多明戈、卡雷拉斯,女高音卡娜娃特、迭戈·弗洛雷斯、費魯吉歐·富拉內托、馬塞洛·阿爾瓦雷斯、拉蒙·巴爾加斯,小提琴家吉頓克萊默、吉爾·沙漢姆、希拉里·哈恩,大提琴家納塔利婭·古特曼、米莎·邁斯基,鋼琴家阿卡迪·瓦洛多斯、巴里·道格拉斯、瓦列里·阿法納謝夫、葉夫根尼·基辛、約翰·利爾、丹尼斯·馬祖耶夫、尼古拉托卡列夫。
樂團的曲目涵蓋了從早期的古典交響樂到現代作曲家的新作。在近五年中,樂團已經獻上了許多出色的項目。
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不僅在莫斯科進行表演,每年都會在俄羅斯境內巡演,并且都會參加一年一度的科爾馬音樂節,還有法國以及歐洲重要的音樂節,諸如萊茵高音樂節、基辛格夏季音樂節等。樂團還會在俄羅斯獨聯體國家以及波羅的海周邊國家、歐洲、美國及日本進行巡演。
2006年至2007年度以及2008年至2009年度在美國完成了58場音樂會的巡演。2007年、2010年、2011年在歐洲完成了62場音樂會的巡演,演出所在知名劇院有:慕尼黑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科隆愛樂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巴登巴登節慶劇院、萊德哈勒斯圖加特、漢堡、蘇黎世音樂廳、維多利亞音樂廳日內瓦、國家演藝廳馬德里等。
曲目
9月29日
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Op.23 柴科夫斯基 曲
E小調第五交響曲,Op.64 柴科夫斯基 曲
9月30日
魯斯蘭與留德米拉序曲 格林卡 曲
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Op.18 拉赫瑪尼諾夫 曲
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Op.95 德沃夏克 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