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歌謠作為鮮活的歷史資料具有深厚的政治、歷史、文化底蘊,加強抗戰歌謠的搜集、整理、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為此, 9月14日,中國民協、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在北京舉辦“和平與正義之聲——歌謠與抗戰研討會” 。會上,近30位學者圍繞不同地域抗戰歌謠的內容以及抗戰歌謠的藝術特色先后發言,認為抗戰歌謠源于民間、來自生活,反映了當時人民群眾的思想情緒及其發展變化,歌謠朗朗上口、內容豐富,洋溢著濃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不僅具有獨特的文學藝術價值,而且具有無可替代的抗戰歷史認知價值。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夏潮,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陳建文,以及羅楊、龐井君等主辦方負責人出席會議。
據悉,由中國民協上世紀80年代發起編撰的《中國歌謠集成》收錄了大量的抗戰歌謠,在此基礎上實施的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目前已搜集包括抗戰歌謠在內的民間歌謠27萬余篇,并將吸收本次研討會的成果進行充實。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