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摧毀了傳統音樂產業,取而代之的是數字音樂。數字音樂時代,脫離唱片、磁帶等音樂載體的限制,人們可以自由開啟互聯網的分享、下載模式。在音樂產業跨界融合的浪潮中,各大音樂巨頭紛紛擴展版權領域,打造自己的“護城河”。同時,新資本的注入、新模式的誕生,也為音樂產業的發展注入無限生機與活力。
傳統音樂顛覆 唱片漸行漸遠
2011年,SONY唱片公司宣布關閉其位于美國新澤西施州的大型CD光盤生產廠。作為全球最大的光盤生產廠之一,它的月產量最高達1800萬張。這家有著50多年運營史的CD生產廠的關閉標志著傳統唱片工業的徹底消亡。
無論是最早的蠟盤唱片、黑膠唱片,還是到后來的卡帶、CD,傳統音樂都無一例外地依附于固定的實物載體。2013年,英國老牌唱片零售商HMV公開申請破產,這家幾乎與唱片共同誕生的老店也近乎消亡。HMV的破產意味著傳統音樂的實物載體模式被顛覆。我們身邊,過去隨處可見的磁帶店、CD店也漸行漸遠,幾乎消失得無影無蹤。
如今,以唱片、磁帶為載體的音樂以數字形式存儲。人們獲取音樂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欣賞音樂的途徑越來越多元化。對此,滾石移動CEO李敬表示,從音樂的創作、制作,到音樂的發行、傳播,互聯網對傳統音樂產業的沖擊是全方位的。
數字音樂興起 版權意識覺醒
互聯網摧毀了傳統的音樂產業,取而代之的是數字音樂。數字音樂時代,音樂載體不再以實物形式出現。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自由地下載、復制、分享音樂。打開手機,QQ、酷狗、多米、蝦米等眾多音樂App一應俱全,各大音樂平臺會在第一時間將新歌推送至用戶的手機客戶端。一首新歌,從出版發行到進入廣大聽眾視野,整個過程幾乎同步。
其實,網絡是音樂的一個新載體。在這個新載體中,分享、下載的自由、無序必然會引發版權的失控。近來,QQ音樂等各大巨頭在進行維權,共同打擊盜版的同時,也都時刻不忘擴張自己的版權領域,打造自己的“護城河”。薛永峰表示,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版權將成為取得市場份額的有力武器。因此,互聯網巨頭之間的版權之爭是必然的。
音樂行業的版權意識已經開始覺醒。繼2013年阿里巴巴實現對蝦米網、天天動聽的戰略收購,快速完成其在音樂市場的布局后,2014年6月,它又一舉拿下了第三季《中國好聲音》的獨家音樂版權;2014年9月,QQ音樂與杰威爾音樂、英皇國際、華誼兄弟音樂等唱片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并在移動端新增了獨家板塊;而百度音樂也與環球、華納、索尼、滾石等多家音樂版權方簽署了版權合作協議。
奇大音樂負責人許環良說:“創作的動力歸根到底是回報,如果創作者的創意和努力成果不能得到合理回報,他們只能以雷人的方式來嘩眾取寵。”數字音樂版權保護進程的推進是在為中國付費數字音樂打基礎,與此同時,用戶付費意識也在逐漸提升。最終,創作者的利益會得到充分保護,這是音樂創作高品質的保障。
跨界融合時代 新玩法現活力
近年來,音樂產業的盈利模式逐漸明晰,吸引了其它行業金融資本紛紛涌入。其中,有恒大斥資成立內地最大的音樂公司;有阿里巴巴對天天動聽、蝦米網進行注資并購;也有華納與騰訊QQ之間開展深度合作。此外,據娛樂工廠的CEO張巍、合伙人張穎介紹,之前,他們已就如何將資本合理注入音樂市場展開探討,下一步會將資金投入音樂產業,促進產業的發展融合。
文化產業大跨界的背景之下,音樂行業中初見端倪的跨界融合將是必然趨勢,并為音樂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生命力。以華納和騰訊QQ的合作為例,QQ音樂可以充分利用華納音樂的優質資源,并通過自己的娛樂平臺和社區進行推廣。如此以來,QQ音樂在為聽眾提供豐富的正版優質音樂服務的同時,也推動了華納數字音樂的商業發展模式,實現雙方間的互利共贏。
互聯網已經徹底改變了音樂的傳播、創作、錄音制作,未來,它的目標是對音樂現場演出進行“顛覆”。李敬說:“目前,中國的演出市場是個畸形的偽市場。一方面是高票價與國民收入不相吻合,另一方面表現為眾多有才華的新人沒有演出機會。”此前,羽泉、汪峰分別與互聯網合作推出的網絡直播演唱會將是一個新模板,它開啟了線上音樂發展的新模式。隨著未來視聽技術的發展,線上音樂直播將會突破音樂會現場性、互動性的限制,那時,網絡音樂平臺能為歌迷們帶來更生動的用戶體驗。
互聯網時代,音樂與眾多產業的跨界融合大戲必將精彩紛呈,隨著新資本的注入,新模式的推動,我國音樂產業終將展現它的無限發展潛能。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