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11時,新疆藝術劇院民族樂團常任指揮努爾巴納·依明開始了一天的排練生活。背挺直,頭微側,眉宇上揚,眼神和指揮棒同時發令,銀色的指揮棒帶動音樂抑揚頓挫……
3天前,這個還在休產假的新疆唯一一位女指揮,接受了新疆木卡姆藝術團的指揮邀請,為即將舉辦的絲路樂魂音樂會排練。
努爾巴納的皮膚白皙,手指修長。說話輕聲細語,為人隨和,同事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巴納”。
排練間歇的20分鐘,巴納才放松地靠著椅背休息,眼睛卻還盯著樂譜,嘴里輕輕哼著曲調,右手不自覺地比劃著。剛練習的土耳其樂曲《艾斯瑪惹姆》有一小節樂譜還有待商榷。
4個小時排練結束后,巴納感到有些疲憊:“做指揮很費精力。我的全身都在運動。”
指揮用的總譜,上面有所有樂器的樂譜,指揮要銘記于心,指揮手勢一刻不停,耳朵要分辨全場樂器的聲音,但凡有一個音不準,她都要聽出來。眼睛看著樂譜,不時還要與演奏人員交流,注入情感。全神貫注,連頭皮都要繃緊。
雖然是新疆第一位女指揮,但在巴納看來,做指揮性別并不重要,女性也許在體力方面不如男性,但是對音樂的感觸絲毫不輸于男指揮。
巴納在排練中對音樂傾注的感情,和她細膩的處理方式,給演奏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與她合作3年多的木卡姆藝術團樂隊隊長甫拉提·阿不都熱西提說:“工作中的巴納很自信、事業心強,對每個小節的把關更為精細。”第一次接觸女指揮,甫拉提就很佩服巴納,做指揮考驗記憶力和反應力,費時費腦,她還有家庭和寶寶要照顧,非常不容易。
在巴納辦公室的墻上,貼著她學習音樂多年來的座右銘:“好的思想、好的行為、好的習慣、好的品德能帶來好的命運。”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