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堅持?先報短期試試吧!”
答:這句話只要被孩子聽見,ta會永遠記住,并且碰到困難片段,就會想到放棄。孩子覺得反正當初我媽只讓我試試。
2、“先給孩子買把最便宜的琴吧,學好了再買好點的。”
答:樂器不是玩具!便宜和貴都不重要。品質,音準,手感,音色是致命的。就古箏來說,幾百的琴就不要學了,否則只有兩個結果,一因難彈難聽而放棄,二因水平提高再換一把琴。不如直接擁有一把可以陪伴一生的合格琴。避免花冤枉錢。很多家長覺得沒必要為一個初學古箏的孩子買臺不錯的琴,認為初學階段興趣沒有穩定下來,怕萬一以后堅持不下來琴就浪費了成了一件家具擺設用品了。這樣的家長考慮的出發點其實是沒有抓住重點的,小孩既然是初學說明前提是有興趣學習,如果這個時候不抓住這個興趣點買的是臺音質、手感、音色不佳的琴反而會喪失孩子最初對古箏的興趣,最終結果也就自然的順應了當時家長心里的想法,孩子果然放棄了,沒有堅持下來,自然古箏也就變成了家具擺設品。可能家長還在慶幸自己當時的選擇是正確的,卻殊不知是否有自己的責任在里面,請各位家長堅信,任何人都不是預言家,都無法確定自己的孩子是否是個天才,但是態度決定一切!
3、“孩子不學音樂了,ta不喜歡。”
答:從小學過音樂的孩子,長大后沒有會責怪父母的。相反,則又是另一個結果。音樂的教育和熏陶,是一種文化的積累和積淀。您可以說:“孩子不喜歡看書,不讓他/她學習了。”會嗎?
4、“孩子太忙,沒時間練琴。”
答: 原來您的孩子,還未成人,就日理萬機了。家長為孩子找借口,這樣會培養孩子創造更多的借口。放棄也就是自然的事情。相反,我們更應該培養孩子合理安排自己時間的能力,我相信彈琴好的孩子,從不會耽誤自己的功課,起碼琴彈好了,文化知識在豐富。往往有些這樣借口的家長和學生,什么都沒做好。
5、“這周有事,請假;今天帶孩子去**,請假;請假;請假!”
答:每周就一節課或兩節!去掉期末,期中,一年沒幾節課了!這樣的家長或學生,您就什么也別學了,省的耽誤您玩!作為老師只能實實在在從心底里告訴您:該干嘛干嘛去吧!您的態度決定著孩子的學習態度!
一位合格的老師,都希望把一切所學都傳授予孩子。這期間,難以避免言重;當然,拒絕打罵。而家長應給予足夠的“愛”,切記,非“溺愛”。老師是師傅,選擇一位好師傅,剩下的便是“堅持”了。(來自中國古箏網)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