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子需要雙手持笛,開按指孔,才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來。因此要使每個手指靈活而有彈性,能持久、獨立地活動和相互配合,就需要進行嚴格地訓練。
吹奏時雙臂和手要松弛,手指自然彎曲,用第一節指肚中部輕輕蓋嚴笛孔(小笛子管徑小.孔距近,用指尖按較合適)。開放音孔時,手指不要抬得過高,大約離指孔一到一點五厘米左右。手指過高動作不迅速,影響吹奏速度;手指太低會使音準變低、音量變小、音色變悶。
手指蓋閉音孔要嚴密,不能漏氣,但也不要僵硬。當迅速開閉指孔(顫音)和連續從上至下按閉指孔時(演奏歷音時),都應有彈性地擊打發音孔。這時不吹笛子也可聽見指肚擊打音孔發出的同吹時一樣音高的基本音(低音)。
平常不拿笛子也可進行手指各關節(尤其是第三關節)的放松和擊打動作的訓練,頻率由慢漸快,越快越要保持松馳和彈性。無名指一般最不靈活,更要加強訓練,小指不用時,要輕貼笛身,不要用小指活動來幫助其他手指。這樣在以后吹奏各種顫音和裝飾音時,就能輕松流暢,運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