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5個月的時候因為病患摘除眼球,從此進入了黑暗世界;她個子不高卻爆發力驚人,通過不懈努力奪得亞洲青少年殘運會在內的多枚田徑金牌;她還是南京外國語學校首位破格錄取的學生,獲得“中加班”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全額獎學金;她被包括哈佛、耶魯等6所知名大學以全額獎學金錄取,卻為了心中的音樂夢想,從美國轉到瑞典學習長笛……昨天,“長笛演奏家”盲女吳晶出現在母校南外,為學弟學妹們傾情上演了一場“2014中歐長笛與鋼琴勵志演講音樂會”。
南外盲人女孩曾被哈佛耶魯錄取
昨天的音樂會開始之前,現場大屏幕上一直滾動播放著吳晶在瑞典練習長笛的情景,上面的吳晶笑容燦爛,學習刻苦而努力。主持人東方講述了一個故事:照片上的小女孩叫吳晶,還在15個月大時,她就查出患上了視網膜母細胞瘤。照片上的吳晶眼睛炯炯有神,但是就在拍完照片的第二天,她的右眼球就被摘除。后來第二只眼睛也被查出有同樣的疾病,從此她雙目失明。
7歲那年,吳晶來到揚州市聾盲學校。白天時間都讓上課和訓練占滿了,吳晶就利用晚上學英語,每天要學到凌晨一兩點鐘。14歲那年,因為在田徑方面表現出潛力,被省隊教練選中,在全國第六屆殘運會上,一舉摘得了100米、4×100米兩枚金牌及200米銅牌。2004年,吳晶參加首屆亞洲青少年殘運會,拿下3枚金牌。
2005年4月18日,吳晶被南京外國語學校破格錄取,成為該校成立42年來第一個盲人學生,并獲得了“中加班”成立以來第一個全額獎學金。幾所名校都被吳晶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面試時,吳晶以流利的英語和非凡的自信感染了每一位考官。最后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6所著名高校都表示愿意接收她入學,并提供全額獎學金。2007年吳晶開始了國外求學之路。在美國一年后又來到世界第三大音樂國家瑞典的音樂學院學習。
堅持夢想,從美國轉到瑞士學長笛
在闊別多年后,吳晶再次回到了南京,而這次與之前的身份都不一樣,她已成為優秀的國際音樂人,不僅帶來了歐洲音樂,還帶回了一顆感恩的心。吳晶身穿紅色禮服,美麗大方,吹著長笛出現在母校舞臺上。
看到學弟學妹們,吳晶很激動地進行了一個簡短演講,分享了自己的尋夢之旅。“我們都會使用地圖,其實人的一生也是在尋路,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嘗試,因為只有做了才知道什么是你想要的。比如我小時候看不見,很多人認為看不見就應該在家里待著,但我也想爬樹、爬墻,和小伙伴玩。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同時會給你打開一扇窗。但是這扇窗開在哪里,上帝也許并沒有告訴你。這就需要我們去尋找,尋找自己心靈的鑰匙。記得當時選擇幾大名校時,都填寫的是法律、經濟等專業,但是我后來越來越清晰地知道,我真正的夢想是音樂。”吳晶告訴觀眾,自己轉學到瑞典學長笛,也曾經懷疑過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天賦、盲人能不能真正站在舞臺上演奏、自己能不能背下曲譜等等,但是她最終堅持了下來。
“我最早在揚州市聾盲學校學長笛,老師一路陪伴我,因為我看不見譜,他就說給我聽,手把手告訴我每個音符在什么位置,我練習多長時間,他就陪我多長時間,常常一天五六個小時在琴房。很快,我的笛子演奏水平達到10級。當我最終確定音樂是自己的夢想時,我選擇到瑞典一所著名的藝術院校深造長笛。”
興趣愛好讓她充滿力量
吳晶的傳奇故事激勵著在場的學弟學妹,也激發了他們的敬佩感和好奇心。在互動環節,不少學弟學妹紛紛提問。
一位來自該校初一(7)班的同學問道:“請問你回國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吳晶笑著說:“我來到北京機場,發現機場洗手間里有盲文,看到這個變化我很開心,立刻告訴了和我同行的人。”
另一位來自該校初一(9)班的女生則問道:“音樂是你心靈的鑰匙,除了音樂以外,還有什么給你力量?”對此,吳晶表示,周圍的朋友和家人給了自己很大的鼓勵。“作為一個盲人,很多人不是懷疑你做不了,而是不了解你能做什么?我感謝我的朋友和家人,我享受踢足球、打盲人乒乓球、游泳,還有旅行,這些都令我充滿力量。”
據了解,此次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辦、由中瑞兩國大使館全程指導的“2014中歐長笛與鋼琴感恩音樂會中國巡演”將在北京、上海、南京、揚州、泰州、泰興等地進行。此次音樂會用吳晶的成長經歷,采用勵志演講、樂曲闡述和音樂演奏相結合的互動形式,向社會各界傳遞愛與感恩,傳遞正能量,為廣大殘疾人同胞樹立生活自信和堅持追求人生目標的勇氣。(揚子晚報/王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