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調唱名法又叫可動唱名法。由瑞士籍英國女教師薩拉安格洛芙初創,后經英國牧師約翰卡爾文修改完善后在歐洲許多國家推廣使用。其優點是1:調式感強,相對音高容易掌握。2:對樂曲大小調的辨別較容易。3:半音可用不同唱名以示區別。缺點是碰到中途轉調較麻煩。
固定唱名法是在意大利音樂家圭多的六聲音階唱名法的基礎上,增加si做為B的唱名而形成的。其優點是1:識譜比較簡單。2:利于絕對音高的培養。3:聽記曲調中的變化音較直接。4:適合無調性旋律的記寫。缺點是對升降記號較多的調,難以在短期內掌控穩定。
“到底哪種唱名法更好些”是音樂界一直以來爭論的話題之一。我們很明顯的看到現用中小學音樂教科書存在五線譜和簡譜兩個版本。其實,兩種唱名法可謂殊途同歸,真正做到融會貫通也不是難事。比如說帶有升降記號的調,用首調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唱出的效果一定是不同的,但如果想由固定唱名法轉換成首調唱名法,那么只要轉換譜表,將首調唱名法的“多”與固定唱名法的“多”在五線譜表的某一線或間吻合起來,一切便迎刃而解。所以,無論哪種唱名法,只是訓練和思維方式不同,目的與結果都一樣。建議廣大藝考生,在唱名法的選擇上,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水平和專業需要來考慮。如果能做到兩者結合,優勢互補,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