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和中提琴音色有什么區別?關鍵是在聽交響曲時怎么區分,還有在小提琴和中提琴合奏時怎么把各自的音篩出來?
我們時常聽到交響樂隊的演奏,時常聽到電臺廣播的交響音樂,每當我們欣賞這些音樂作品的時候都會感到:從這樣的交響樂隊中不知道會有多少美麗的、雄壯的、激動人心的、熱情橫溢的音樂奔瀉出來。但是,一個交響樂隊到底有哪些樂器?這些樂器各有哪些特殊的性能和表現力?它們是在什么時候和怎樣結合成為這樣一個龐大的整體的?一個交響樂隊所具有的那種魔術般的力量又是怎樣產生的?這一系列問題,并不是每一位音樂愛好者都能完全了解。因此,要想了解交響樂團有哪些樂器,最好還是從音樂廳的角度來看。我們來到交響樂隊進行演奏的大音樂廳,看到舞臺上坐著許多演奏者,他們正聚精會神地演奏著各自的樂器。
他們有的用弓拉、有的用嘴吹,有的則用手打。我們可以根據這些不同的演奏方法,把種類繁多的樂器劃分為幾個組:用弓拉的弦樂器是一組,用嘴吹的管樂器又是一組,這一組樂器由于構造的材料不同還可以分為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兩組,最后,用手來敲打的叫做打擊樂器,也自成一組。我們看到,弦樂器組基本上占滿舞臺的前半部,它是樂隊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一般在一個由一百人組成的交響樂隊中,弦樂器組就有六十到七十人。這是因為弦樂器組擁有寬廣的音域,又可以通過不同的運弓方法而獲得各種色彩和力度的變化,再由于它便于奏出悠緩的長音,而不必像管樂器那樣需要經常換氣,可以自始至終不間歇地演奏,最后,它那格外溫暖和富于表情的音色,又最適于表達人的復雜多樣的思想感情和內心體驗,所有這些,很自然地使弦樂器組成為整個交響樂隊的基礎。弦樂器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四種樂器,這些樂器的形狀大致相似,只是體積大小不同,相應地各自的音域也不一樣。
弦樂器組中的每一種樂器都有一位首席演奏者。小提琴在弦樂器組中體積最小,音域最高,它的表現力格外豐富多樣。在演奏技術方面,小提琴在全樂隊中也最靈活,它適于演奏任何速度和形式的樂句,包括帶有和弦式進行的樂句。因此,小提琴在樂隊中總是起著主導的作用,它可以稱為交響樂隊的“心臟”。在樂隊中小提琴演奏者一般有二十二人到四十二人不等。從十八世紀開始,小提琴便習慣于劃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兩部。第一小提琴多半演奏樂曲的主要旋律,第二小提琴有時也同第一小提琴演奏同樣的旋律型,即同第一小提琴齊奏或者保持比第一小提琴低八度、低三度或者低六度的旋律進行。因此,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一般都排在舞臺的左方,第二小提琴列在第一小提琴的后面;但也有把小提琴聲部全部排在舞臺前列的情況,即把第一小提琴排在指揮的左邊、而把第二小提琴排在指揮的右邊。因為第二小提琴有時也同弦樂器組的其他弦樂器一起為第一小提琴伴奏,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它的排列位置同其它弦樂器較相靠近,音響也較易融洽在一起。有時候作曲家由于需要造成特殊的效果,還把小提琴細分成更多的聲部,例如瓦格納的樂劇《萊茵黃金》中甚至把小提琴細分為十二個聲部,但這種情況終究是比較少見的。中提琴的外形同小提琴一樣,但體積稍為大一點。中提琴的聲音稍低,不如小提琴那樣清麗,但它那不大透明的帶點憂郁色彩的音色,在樂隊中卻也是不可多得的。
中提琴進入樂隊后并不是馬上就有機會發揮出與它本身相稱的作用。在巴赫和亨德爾的復調音樂中,中提琴與其它弦樂器同處于平等的地位。但是后來的作曲家并不重視中提琴的這一獨特色彩,僅僅把它作為樂隊的中間聲部或者低聲部來處理。只是在貝多芬和浪漫樂派作曲家的作品中,中提琴才成為一種演奏旋律的樂器。帕格尼尼、柏遼茲和理查·施特勞斯還為中提琴寫了一些著名的獨奏聲部和獨奏曲。中提琴在樂隊中通常排在大提琴后面斜對著指揮者的地方,人數有八至十二人不等。一般說來,它多半是同其它樂器、特別是同大提琴一起演奏同樣的旋律。大提琴的外形也同小提琴和中提琴近似,但它的體積要大得多,琴箱也比中提琴來得厚。因此,大提琴不可能像小提琴和中提琴那樣放在肩上演奏,它只能豎立在地上,演奏者也只能坐著演奏。大提琴的體積比中提琴大,但是它所用的弓卻比后者要短一些;大提琴的聲音比中提琴低一個八度,但是它的音色卻比后者明亮、深厚。大提琴便于演奏寬廣的歌唱性旋律,同樣也能演奏朗誦式的宣敘調。換句話說,它便于抒發安寧的心境,也能夠體現內心的激動,總的說來,它主要是一種旋律性樂器。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