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演奏強烈的聲音時,運弓要短而急促;演奏輕的樂句時,要使用較長的運弓。弓桿不要直立在弓毛上面,而是向琴頭傾斜45度。演奏細致柔和的聲音時,要用靠弓尖的部位演奏,這個地方演奏柔和的換把位更有效果。
9、當演奏雙音時,弓的重量主要放在高音弦上。在演奏八度時,弓的重量大部分應當放在低音弦上,這樣發出來的聲音不刺耳。
10.在弓根演奏時,不管演奏是多么強的力度都不要壓弓,一直到弓毛可以很好地深到琴弦中去的地方,才可以加壓力。在弓尖的地方就必須演奏得結實有力。
11。在演奏長弓時,中弓是節省運弓最好的地方。我們可以把運弓看作成快-慢-快的模式,在弓尖處用重量,而在弓根處不要使用重量。
12.演奏那些向前運動而持續強烈的旋律時,在每次換弓之前,心里要有個起拍。
13.換弦之前的那個音要拉足,大多數換弦,特別是琶音式的樂句要使用整個手臂的動作,手腕要牢固。一般來講,在強力度下的反復換弦,手腕要保持不動,用整個手臂的動作。在輕的力度時,用手腕微小的波浪式動作。
14.對于所有的換弦來講,都要集中注意力在運弓的水平動作上,并盡量減少換弦的垂直動作。
Ivan Galamian 伊凡、加拉米安
1、當運弓靠近弓根或弓尖,我建議稍稍減慢一點弓速,可以有效地克服換弓時加速的傾向。
2、是用手臂換弓或用手腕換弓這并不重要,重要的不是怎么換弓,而是換弓時保持原來的弓速。
3、我贊成運弓使用四分之三的弓毛接觸琴弦。
4、弓根用弓毛應該比弓尖少,過了中弓之后,弓毛要逐漸放平,到弓尖時幾乎用全部弓毛。
5、在演奏ff的樂句時,不到中弓就可以把弓毛放平。
6、長弓的弓子發抖,除了自然的精神緊張因素之外,大多是由于右臂或右手腕的緊張造成的,也可能是弓弦角度不正確的緣故。
7、我們發現用肘吊住弓子演奏比用手腕吊住更容易發抖。演奏者應集中練習長弓,來發展美好的pp的發音。
8、運弓的根本原理就是右手臂、手和手指采取自然的運作。整個右手臂的技巧是建立在一個“彈簧系統”上的。手臂、手和手指的彈性,就應當像我們在走路時推、腳和腳趾的彈性作用那么自然。
9、運弓起奏一般有三種方式:一、非常平滑的,像母音一樣不太明顯;二、清楚,向子音一樣;三、有或多或少的重音。
10.換弓平穩的兩個要素:一、在換弓之前,弓速必須放慢;二、壓力要放松。
11.為取得直線運弓,弓必須與琴馬平行。弓子如果拉得不直,弓弦接觸點就會亂跑,就會損害音質
12.運弓的三個階段:三角形、方形和弓尖。全弓運弓有三個不同的階段:一、弓根時,手臂和樂器形成一個三角形;二、弓中時,就形成了一個方形;三、當弓在弓尖的地方,右手臂幾乎是伸直了,肘部原來所形成的直角,現在幾乎是一個平角了。
13.從方形往上運弓到弓根,弓應當逐漸地、稍稍地倒向指板。這樣可以保持在弓根時的直線運動,可以使弓毛里面一邊離開琴弦,抵消了弓到弓根時所自然增加的重量和壓力,有助于手腕的正確動作
Louis Persinger 路易斯、帕辛格
1、任何看上去別扭的東西都說明是不正確的,過高或過低的手臂位置都會產生緊張。2、換弓時手指想做什么就讓它做什么,我們只需要注意手
伊扎克、帕爾曼
1、在演奏下弓,到達弓尖時,總是要求用稍微夸張一點向外運行,即離開演奏者的身體。在演奏上弓時,則做相反的動作。總是連續不斷地下弓出去,上弓進來。
2、俄國式的握弓有一種傾向,容易使用靠近指板演奏的方式。假如你想演奏出大的音量,那么使用法比學派的運弓是比較容易拉出大音量的。
3 、在演奏到弓尖的地方,手腕應該稍微畫一個小圓圈,可以去掉緊張。我們必須去掉緊張
4、整個手臂的各個部分都應該參加運弓動作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