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丹 石莉莉
又是一年寒假考級臨近,為了使大家更好地參加考試,在暑假考級中電子琴7-9級考官李曉丹、石莉莉給各位老師和考生提一些建議和意見,希望對大家今后的學習有所幫助。
一、基本練習
應重視規范的基本練習學習。考試中,有些考生音階演奏粗糙,速度有的過慢,與書上的基本要求相差甚遠。有的考生則彈的飛快,聲音很不清晰,雙手很不整齊,聽不出節拍。另外需要提醒考生,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指法,琶音尤其要注意,要嚴格按照書上的指法練習,不能隨意。終止式和弦鏈接,練習時一定要聽清楚彈的是什么和弦,和聲功能的效果是否正確,不要隨意拍打琴鍵,隨意碰錯音。速度也要與音階部分一致,和弦時值不能過短。
二、練習曲
側重于技術性的練習曲,應把握好技術類型的演奏方法。如八級《拍球》,主要練習的是輪指技術,那么就應該將雙手的同音反復演奏的干凈清晰。考試中,有些考生手腕不夠放松,手指離鍵不夠迅速,出現丟音,吃音的現象,這樣的演奏就失去了技術練習的意義。當然,技術性練習曲也要注意音樂性,不能只圖速度,忽略了旋律線條。
音樂性較強的作品,要注意音樂語氣的表達,尤其是左手旋律的演奏也要有歌唱性。要把握好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的風格。如七級《小步舞曲》和《第一次喪失》這兩首作品的風格是不一樣的,同樣是旋律很優美,貝多芬的《小步舞曲》體現的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典雅嚴謹,除樂段結尾處可稍做漸慢處理,整體應保持節奏的平穩和速度的統一;而舒曼的《第一次喪失》則帶有典型浪漫派的特點,旋律由小的語氣構成大的樂句,在節奏上是有一定伸縮性的,像講話一樣,不能演奏得太機械。
對于經典的古典音樂作品,要多聽原聲樂器的演奏,深刻體會音樂風格和表達方式。如八級的《d小調托卡塔》是巴赫創作的經典的管風琴作品。考生演奏時,常常忽視作品中的休止符和延長音記號,缺乏對管風琴音色的聽覺體驗,缺少宏偉莊嚴的音樂氣氛。九級的《獻給愛麗絲》是貝多芬創作的經典鋼琴小品,演奏時,聲音應該是甜美如歌的,但有些考生觸鍵過于用力,過分使用“高抬指”演奏法,造成音樂過于粗魯,喪失了溫文爾雅的音樂形象。
三、樂曲
1、旋律與自動伴奏要吻合好。有些樂曲的樂句是從弱拍開始的,不是從第一拍開始的。如七級的《拉科奇進行曲》、《圓舞曲》的振音琴樂段、《快樂》;八級的《波浪的游戲》、《打字機》、《春之聲》;九級的《馬刀舞》、《閃亮的葉子》、《噴泉》等樂曲。需提醒考生,這樣的旋律出現錯誤或停頓后,要準確把握節奏感,迅速合上自動伴奏,不要隨意起拍就開始彈,找不著樂句開頭和自動伴奏吻合的節拍點,致使旋律與自動伴奏脫節或者是反拍子。
2、準確迅速的切換音色和節奏的按鈕。有些作品音色、自動伴奏、速度等方面變化較多,需要良好的操作技術,不要在樂句當中突然換音色或是更換不及時,造成樂句中斷,樂段連接不緊湊,有時出現較長時間空打節奏的現象,喪失了音樂連貫性。如七級的《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山歌好比春江水》;八級的《情深誼長》、《繡金匾》;九級的《翻身道情》等作品,都要在編配和操作上下功夫,最好把操作按鈕的動作也設計到音樂的節奏中,保證音樂的完整流暢。
3、音色與節奏的編配要符合作品的風格。如八級《楊柳青》是一首活潑優美的蘇北民歌,可以使用較輕快的中國節奏或2/4拍鄉村音樂,但不能使用爵士滑步風格的搖擺鄉村節奏,更不能使用中國節奏中的新疆風格節奏。再如七級《匈牙利舞曲第五號》是勃拉姆斯經典的管弦樂作品,編配時要注意樂器的音域,不能在過高音區使用銅管,更不能使用竹笛(笛子)音色演奏長笛的樂句。
1 基本簡介 電子琴是一種鍵盤樂器,采用半導體集成電路,對樂音信號進行放大,通過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