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樸東升著《排練指揮札記——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音響整合與音色調控》有感
█ 吳可畏
新世紀以來,中國民樂泰斗樸東升先生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之勢在民樂理論方面頻頻撰書立著,先后推出了《中國音像縱橫談》(2003)、《民樂指揮概論》(2005)、《合奏與指揮》(2007)、《民樂紀事60年》(2009)、《指揮藝術概論》(2009)、《中國民族管弦樂實用配器手冊》(2011)、《指揮入門》(第二版,2012)、《民樂紀事60年續編》(2013)等多部著作,這些著作或著眼于民樂舞臺實踐的理論指導,或關注在民樂創作的系統總結,或聚焦到民樂音像制品的市場推廣,或梳理出民樂活動的點點滴滴,以多維視角折射出著者本人的“大民樂觀”。不久前,耄耋之年的樸老又以令人嘆服的充沛精力推出了新書《排練指揮札記——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音響整合與音色調控》(人民音樂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以下簡稱《札記》),這部在筆者看來兼具多重屬性的著作,以“民樂指揮如何整合樂隊音響與調控樂隊音色”為核心議題,選取六首經典民樂作品《維吾爾音詩》、《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洪湖主題隨想》、《難忘的潑水節》、《慶典序曲》①(以下分別簡稱《音詩》、《月夜》、《埋伏》、《洪湖》、《潑水節》、《慶典》)的重點段落進行實例分析,并首開出版先河附以6張現場排演DVD音像光盤完全對應譜例,令讀者倍感新穎、眼前一亮。樸老在本書中以“有譜例可析、有音響可辨、有音像可據、有感觸可抒”的多維視角進行民樂傳道,要言不繁中不乏細致探微,答疑解惑外兼有思索發問,讀罷,筆者對“開卷有益”有了更為深刻地體會和理解。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