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黃梅隨想曲》中每段之間所涉及到的演奏和技巧的詳細分析
1、 開始引子部分 :大氣,抒懷;對人物的刻畫就像是一副電影的畫面漸漸的映入眼簾,呈現出在黑暗的舊社會,一位女藝人凄慘賣唱的情景。樂曲以“氣息的力度”重音開始,心一定要沉下去,此乃是該曲開始的一個重頭戲;并且氣口明確,音與音之間的連貫性很強。
上聲部“左手撥弦技巧”和下聲部琶音的樂句在演奏時,尤其要注意流暢性、強弱的對比性的演奏特點。其中在演奏上聲部“左手撥弦技巧”時,一定要有一種水波散開的感覺,流暢而輕盈。而下聲部的琶音則如同推小船一樣穩而流暢,每組琶音的氣口要銜接好,切勿太機械。左右手要做到交替演奏,相輔相成。并且要記住,音樂中的每個音符都是具有生命的,把內里的一些小脈絡都要一一弄清楚,這和下面慢板的演奏是一脈相承的。
2、慢板:深沉、靜思,感情細膩、深刻。刻畫了舊社會女藝人的賣藝生涯,感覺人間的路非常凄涼,找不到人間出路在哪,滿懷人世滄桑和她對未來又充滿希望的矛盾心理,同樣也是對世道不公的一種吶喊。慢板開始悲涼凄慘的音調,對“心勁”的運用有一定的要求,這要求其演奏者在演奏時,要沉下心去,用心去體會藝人賣唱,以及她凄慘命運的那種感人至深的情感,這也是慢板能否抓住聽眾內心的關鍵點。樂句開始要掌握住“右手11音連彈技巧”和“左手的裝飾性音”的上下聲部配合。在《黃土情》那首作品中,慢板用的是“雙手9音連彈技巧”,而《黃梅隨想曲》中的“右手11音連彈技巧”和“左手的裝飾性音的上下聲部的配合”是一個新的技巧點。
在演奏時要注意音樂與技巧的融合性,切勿只抓住了技巧而丟失了音樂的內涵性,并且音與音之間的張力要做的發自內心些、連貫些。在演奏慢板主題音調時,最好是要發自內心的唱一唱,體會出音調中所要抒發的情感,這種方法在對其演奏抒情的段落時,是有很大幫助的,并慢慢會提升自己對音樂情感的理解,提高音樂感覺和內心的抒情性。
3、自由向往段落:突出的表現了曲中人物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演奏時要把音與音之間的銜接性把握住,做到使音樂流暢而又充滿自省。其中的“雙手手指撥弦技巧”相當于樂句結尾的一個重音點綴,與作品《古道行》中引子部分的“雙手撥弦技巧”有些相像但又不同,在《古道行》中“雙手手指撥弦技巧“所要表達的意境的韻味和情感較多,而《黃梅隨想曲》中的“雙手撥弦技巧”則是樂句尾端音樂韻律的補充,在演奏時要做到有感而發,靜謐深沉。
4、小快板部分:刻畫了藝人對未來的美好愿望和憧憬。在演奏此段時節奏一定要穩,富有一定的律動性,右手扎實有力,并且上下聲部的音樂時值要配合好。6/8拍的節奏感一定要加強訓練。與以前有所不同的是,“右手獨立性分解和弦”是一個難點,右手配合左手旋律聲部,并且每組和弦要一氣呵成。這要求其演奏者在演奏時,一定要做到身體的松和通。本人在剛開始演奏“右手獨立性分解和弦”時,感覺也是有些吃力的,總覺得右手老是跟不上左手,像是在拽著右手往前送音似的,十分不自在。當演奏有這種感覺時,一定要 體會一下自己的肩部和肘關節是否放松了,要讓關節部位通且靈活,并找到手臂自然垂下的那種輕松的感覺,右手手腕要靠小臂主動往前送音,并且要找到來自心里的那種松弛。如果只靠手腕帶著走去找音是很吃力和僵硬的,手臂往前的輸送感如果沒有的話,演奏起來也是相當難受的,會感覺欲速則不達。所以說,“松”和“通“對于演奏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這也要求演奏者在遇到技巧困難時一定要多思考,并找出其根源,加以解決才行,切勿死練。否則,只會形成在原地踏步走的境地,阻礙前進。
5、安靜的沉思部分:寧靜而致遠。此段運用了上聲部“左手上聲部反鍵5連彈技巧”和下聲部“右手中指指甲撥弦技巧”的巧妙配合,其演奏者在演奏時,左右手配合一定要協調,演奏時帶有一種略有所思的感覺。“左手上聲部5連彈”在演奏時,音要清晰、微弱;“右手中指指甲撥弦”要達到深沉靜思的境界。此部分是全曲的一個過渡性連接部,在演奏時,其演奏者心一定要靜,為即將到來的快板做鋪墊。
6、快板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旋律跌宕起伏,節奏變化性強。此段是藝人與命運做抗爭的展現和期望新生活的到來。此段開始的重音標記明確,尤其注意在演奏16分音符時,要注意顆粒性,音要扎實,手腕和小臂要學會放松,并且韻律要踩在點上。高音區要彈清楚,平時一定要加強左手的獨立性練習,左臂要會“主動往前送音”。左右手的交替,如同左右腳踩高蹺一樣,穩而扎實。并且左右手輪音要清晰,壓住琴竹,不要揚的太高,這是在演奏快板時所要注意的問題。如果琴竹揚的過高,會阻礙音樂往前涌動的流暢性,形成擊弦高度與落音點不成比例的視覺效果。在演奏快板時,一定要給自己的內心留出一定的提前量。大多數演奏者在演奏快板時,音樂情感在開始就瞬間迸發出來,但隨著情感的漸退,后面的快板音樂則對比的顯得平淡而無味了。因此,要想能夠輕松的駕馭快板,還需要我們對自己激動的情感要有所調節,就像皮筋一樣,有松有緊,以使在演奏快板時才能有感而發,動力感十足。
7、廣板部分:是對慢板主題音調的再現,是對舊社會藝人遭遇產生的遐想和同情。也讓人們聽后略有所思、莫奈感慨。此部分的“八度持續輪音技巧”,與 以前也有所不同,這要求其演奏者在演奏時必須有深厚的基本功,并且聲情并茂。肩部和肘關節一定要放松,并且“運用丹田氣的力度演奏”,音樂對比強度要一層比一層強烈。在此段中“丹田氣”的運用是廣板的一個亮點及難點。要掌握“丹田氣”的運用,并非一日就能掌握的,關鍵在于自己去體會和運用,然而這與聲樂丹田氣的運用,其實是相通的一個道理:小腹要有繃緊的感覺,氣要往下沉。當我們坐在琴前演奏時,下半身的感覺就如同一棵樹的根基一樣,蘊含力量。隨著樹葉、樹枝怎樣搖擺晃動,也不離根基,穩而扎實。并且,要由內里的重心力量傳達到手上,松緊并置。這種力量的傳送是無窮的,穿透力很強。也正是由于這種力量的 傳達,才使得揚琴音樂的釋放顯得更加強烈和激昂,達到音樂韻律的傳達效果,演奏出富有強烈情感的音樂,抒懷感人。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