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音樂不僅是孩子的事,家長更要付出很大的心血,甚至需要跟孩子一起開始學習。作為家長首先要培養孩子對音樂和樂器的學習興趣,家長也不能只是盡“義務” 理想的狀態是父母對音樂也要產生興趣,喜歡孩子演奏的每一首樂曲,并積極地給予鼓勵。在孩子的初學階段,很多的問題都處理不好,家長最好也能在課堂上學一點音樂的基本知識,如節拍、音符等,同時也要學些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方法,在孩子最初學習的時候,可以給孩子以指導和幫助。如果家長親自體驗了持琴、握弓、手臂運弓動作、手指按弦動作、在指板上的位置、距離等基本動作,能夠更好地輔導孩子。
另外,為孩子準備一個愉快的音樂環境,讓孩子少看電視(少看電視的好處多多,既能讓孩子有多余的時間可以用來做一些有創意的活動,又能讓親子關系更上層樓),長時間的讓家中客廳充滿著音樂,音樂的種類其實不用限制,只要是各種音樂類型之中最優秀的音樂就行。孩子在日積月累的陶然之下,自然會培養出自己的一套欣賞音樂的喜好,當他經由這樣的熏陶而養成對音樂的興趣時,就會有足夠的力量支持他度過學習樂器的第一個枯燥的階段(尤其對于要學小提琴的孩子特別重要)。培養孩子唱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不是要將孩子訓練成歌唱家,而是要借著讓孩子唱歌來接觸優美的旋律。只聽不唱是不足的,在唱的時候才能將音樂在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同時體驗到確切的音準、音程、以及節奏,這對日后樂器的學習非常的重要!在開始學習樂器之前,還要先認識一下音高與節奏是怎么在五線譜中表現的,就最好要請老師指導一下了,除了確保能夠正確地學習之外,應該也能學得比較快。當然如有可能帶孩子去聽音樂會、觀看文藝表演,還要鼓勵孩子參加一些學校的文藝活動。以上幾點都準備好了之后,應該能培養出一位絕大部分小提琴老師都樂意指導的學生吧!這樣的學習,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也愉快。
正確對待考級
專家認為,無論是搞專業還是業余的學生,一定要在扎實的基本功基礎上,廣泛地接觸更多的音樂體裁,開闊自己的藝術視野 。對于專業的學生來說,一定要在打好扎實的基本功的基礎上開闊學習的視野,練習時接觸的題材要廣泛,多接觸各種體裁;當然對業余學生的要求相對來說不那么高,愛好和興趣是最關鍵的。當然,也有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通常所說的音準、節奏、樂感等基本的技能要很規范,在充分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將音樂詮釋得更到位一些,讓聽眾更樂于接受。
業余學習小提琴,考級成了衡量學習程度的一個標準。對于考級與否也是各有看法,不過往往包括了兩個方面,首先,業余考級對于音樂教育來說好處很多,尤其是擴大了接受音樂教育的范圍,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音樂教育的普及進程,有助于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這應該是一件好事。不過,另一方面,也會出現一些不應該有的現象,不能嚴肅地對待音樂考級,以至完全不顧及音樂訓練的規律。比如,有些孩子和家長過分地強調考級進度,搞所謂的“幾級跳”的“應試教育”,為了“考級而考級”,結果片面地追求速度,考級之外的音樂接觸太少,結果即便是考級通過了,學生還是沒有得到真正的知識,這樣的考級便失去它原有的真正深遠的意義。常常聽到這樣的例子,一個學生已經考過了九級,可是再讓她拉一首曲子時,竟然一個音都不準,如果都像這樣的結果,那即便考再高的級別也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對考級的認識要客觀和正確,要讓孩子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一定要讓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與知識上的收獲成正比。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