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都知道,音樂對兒童智力的發育有著重要的影響。不過,到底從孩子多大時開始系統進行音樂培養更科學呢?答案是6歲前。研究發現,6歲以前的兒童對音樂有著天生的親和力。而6歲以后,孩子的理性思維漸漸得到加強,知識越來越豐富,對形象性較強的音樂反而會逐漸地不敏感了。
來自 YAMAHA(雅馬哈)的音樂教學研究發現:從小讓孩子聽音樂,可以鍛煉他們的聽覺發育,促進消化道活動和消化液分泌增加;節奏徐緩的音樂可使嬰兒呼吸平穩。從小受到音樂訓練的兒童,不僅具有較好的音樂記憶力,而且記憶其他學科知識的能力也比較強。此外,音樂的欣賞和演奏有助于提高兒童的想象、聯想能力。音樂的欣賞和演奏還能開發右腦潛能,調節大腦兩半球的功能。
所以,從小就要給予孩子音樂熏陶。那么,兒童學習音樂該如何入手呢?YAMAHA音樂中心的老師指出可以按年齡來分,即“適期教育”。如幼兒期為2~5歲,主要注重聽力和歌唱;5~7歲是兒童手指運動和思考能力的發達時期,注重培養彈琴、讀譜。音樂課上,老師用電子琴模擬流星、閃電、雷雨、河流等聲音,演奏狂風、微風和花開鳥鳴的情景,這種生動的授課方式特別吸引孩子。孩子們還可以做音樂手工貼畫。孩子的聽覺在2~5歲時發育最顯著,因此,“聽”音樂的“表情”,聯想音樂的“畫面”是適合孩子的音樂學習的方法。在深入學習音樂技巧前,最關鍵的是讓孩子先愛上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