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山雨在拉二胡。
□淇河晨報記者席蕊文/圖
二胡是我國民樂的國粹,其純樸、渾厚的音色吸引眾多人喜歡。我市二胡愛好者郭山雨把二胡進行了改裝。他用有機塑料代替蟒皮做琴筒上的蒙皮,這樣既不影響二胡音色,能降低成本,又有利于二胡的普及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他因此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大學時與二胡結緣
郭山雨是鶴壁職業技術學院的一位音樂老師,今年40歲。說起他的17年音樂路,郭山雨感嘆道:“我與音樂結緣還真得感謝二胡。”原來郭山雨出生在農村,當時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二胡更是連見都沒見過。
“上大學的時候,同學有一把二胡,拉起來聲音特別有韻味,我第一次聽就喜歡上了。但當同學告訴我價錢時,我被嚇住了,萬把塊錢在當時可真不是個小數目。”郭山雨說,在價格不菲的二胡面前,他只能望而卻步。但二胡的樣子讓他魂牽夢繞,他狠狠心,節衣縮食買了一把廉價的二胡。
買了二胡,郭山雨立即拜同學為師,學習拉二胡。23歲半路出家學習二胡的他特別刻苦,天不亮就去操場上練習。“我學的是聲樂,有一定的音樂基礎,學習起來也不算吃力。”就這樣,與二胡的結緣,郭山雨踏上了音樂之路。
萌生改進二胡想法
“傳統的二胡筒上的皮膜是蟒皮,蟒皮的薄厚和蒙的松緊對二胡音色都有很大影響。好的蟒皮音質純凈,二胡真正的發音體就是蟒皮,就像人的聲帶一樣。”郭山雨告訴記者,蟒蛇肛門處的皮是做蒙皮的最好材料,但一條蟒蛇最多只能做一個二胡,價錢在3萬元左右。高額利潤促使一些不法分子大量捕殺蟒蛇。
郭山雨說,三年前,他無意中看了一個關于“蟒皮走私”的紀錄片,感觸頗深。“受利潤的驅使,一些不法分子在南方捕殺了大量蟒蛇。蟒蛇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量捕殺蟒蛇會破壞生態環境。”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