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尋找新型蒙皮
郭山雨和幾個二胡愛好者都覺得,一把好二胡太貴了,現在好多孩子都學不起。“質量差的二胡音色干癟,很容易讓孩子失去興趣,好的二胡價錢又太貴,很多家長就放棄了讓孩子學習二胡的打算。”一位教二胡的老師告訴郭山雨,很多有天賦的孩子沒有條件學習二胡,這也不利于二胡的普及。
聽了這些話后,郭山雨幾個晚上都睡他了解到,目前國內還沒有研發出來能代替蟒皮做蒙皮的材質,他便試著從身邊的材料下手。
“最開始我給琴筒蒙上普通的塑料袋,能發出簡單的吱呀聲,但一拉就破了。于是,我又找了金屬嘗試,但拉出來的聲音太尖了。”郭山雨嘗試多種材質失敗后依然沒有放棄。
有一天,他愛人給他買了件襯衣,他打開盒子看到里面的透明塑料膜時,頓時有了靈感。他找來工具把塑料膜剪成蒙皮的形狀,拉緊、粘起來,發現塑料膜有一定的抗壓能力,弄好后,二胡一拉,竟然能發出清晰的聲音。
“后來我就找來比這個還要薄一點的塑料膜,弄好后,發現音色能達到中等二胡的水準。用這種有機塑料代替蟒皮,二胡的價位就降下來不少,一把中等二胡四五百元就可以了。”郭山雨說。
改裝二胡獲國家專利
不著覺,一直在琢磨著二胡這事。二胡終于改裝成功了,但到底有沒有推廣價值,郭山雨心里沒底。今年年初的時候,他拿著自己改裝過的二胡向一位二胡專業教授請教。“很不錯,這給初學者和業余愛好者提供了好機會。”老教授的幾句點評給了他很大動力。
在教授的指導下,他對二胡蒙皮做了進一步改進。“傳統的蟒皮二胡保養起來很麻煩,但換成有機塑料后,用清水擦就行了。用有機塑料做成的蒙皮,顏色也可以多樣性,更能激發初學者的興趣,但這些都是構想。”郭山雨表示。
今年8月份的時候,他改裝的二胡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多家二胡制造商想與他合作。
郭山雨盼望著,能早一天向二胡愛好者群體推廣這種物美價廉的二胡,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二胡。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