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落下帷幕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文化開放水平。
就在全會召開之前,通過近三年時間的不懈創新和努力,東莞成功創建成為廣東省唯一、全國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全國單打冠軍”。
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的東莞再次以敢為人先的姿態、高度的文化自覺性和責任感,把公共文化服務重心前移基層,率先探路全國公共文化服務的“廣東經驗”、“東莞模式”,提速建設幸福夢想之城,助推城市實現轉型升級、高水平崛起。
如今,在這片2456平方公里的熱土上,東莞已經構建了“十分鐘文化生活圈”:每一位生活在此的市民,站在轄區內任何一個地理坐標上,都能在周圍10分鐘路程的范圍內,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公共文化活動場所。
上下一條心建成省內唯一示范區
11月6日,上海浦東新區。
文化部、財政部隆重舉行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命名授牌儀式,為包括東莞在內的全國31座城市發出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牌匾。其中,東莞副市長喻麗君代表東莞市委市政府接受了牌匾。
這意味著,經過近三年時間的努力,東莞成功創建成為廣東省唯一、全國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順利圓夢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單打冠軍”。
在拿到了牌匾之后,副市長喻麗君止不住喜悅地說:“拿到這個榮譽不容易,是省文化廳、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東莞實施‘文化名城’戰略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
上下齊心,其利斷金。
早在2010年,正處于城市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的東莞,富有前瞻性地意識到:文化越來越成為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是豐富市民精神生活、建設幸福夢想之城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廣東省提出“文化強省”戰略的背景下,東莞在過去十年鑄就的“文化新城”基礎上,啟動實施“文化名城”戰略,著力打造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現代文化產業名城、嶺南文化精品名城。其中,“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名城”位于四個名城之首。
2011年,國家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啟動第一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東莞成為全國首批、廣東唯一的示范區創建城市。
隨后,東莞連續兩年將創建項目列入市政府“十件實事”,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工程,著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供給能力突飛猛進。
創建期間,省文化廳、東莞市領導高度重視創建工作,始終把文化惠民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
廣東省文化廳廳長方健宏等廳領導多次到東莞調研和指導,相關廳領導親自參與到創建各項活動中。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實現高水平崛起,文化是根本”,并指出,公共文化服務直接關系到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實現和改革成果的共享程度,要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契機,積極探索具有東莞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構建寬領域、廣覆蓋、高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著力建設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名城。與此同時,市長袁寶成親自擔任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潘新潮,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道平、副市長嚴小康、喻麗君等市領導靠前指揮,多次主持召開工作會議,深入基層開展調研、督導,有力地推動了創建工作開展。
今年8月,在獲悉東莞順利通過驗收,成功創建成為全國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之后,省文化廳廳長方健宏、市委書記徐建華分別作了批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殷切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