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至13日,在山東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中國(山東)演藝產品交易會,吸引了國內外600余家演藝機構、近2000個劇節目參展。據了解,本屆演交會上共有86個演藝項目達成合作,簽約額達9.02億元,較上屆演交會增長5倍。
本次演交會由文化部、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文化部藝術司、山東省文化廳承辦,旨在全面展示國內外演藝業的最新發展成果,推動演藝業與科技的融合發展,促進演藝業的優化升級,同時加強國內外知名演藝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面向市場,搭建綜合性演藝展覽交易服務平臺,推動中國優秀演藝產品開拓國內外市場,擴大“后十藝節”效應。由于準備充分,本屆演交會期間可謂人氣高漲、亮點紛呈。
亮點一:參展規模、范圍全面提升
本屆演交會是繼“九藝節”中國(廣州)優秀舞臺藝術博覽交易會之后,在中國藝術節上第二次專門設立的演藝產品交易會。本屆演交會投入使用展館面積1.5萬余平方米,展覽面積是上屆交易會的兩倍。此外,本屆演交會共有77個特裝展位,這些特裝展位大大提升了演交會的檔次和規模。
據悉,本屆演交會共有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的知名演藝機構、演藝劇目參展,9個國家中直院團全部參展,其中北京、天津、上海、重慶4個直轄市和內蒙古、遼寧、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南、云南、陜西、甘肅、寧夏等22個省區組團或特裝參展,較上屆演交會實現了全面突破和提升。山東省內各市和省演藝集團均組團特裝參展。
美國、加拿大、法國、西班牙、俄羅斯、印度等國的知名演藝機構也紛紛前來參展。北京保利文化集團、中孚泰文化集團等多家文化大企業,廣州珠江燈光科技有限公司和法國力素音響等20多家燈光、音響企業,中國舞臺美術學會、上海戲劇學院等近20家舞臺美術機構特裝參展。
本屆演交會共有近700家演出經紀機構、劇院、劇場以及其他文化公司報名前來采購,其中有美國百老匯、澳大利亞澳亞文化節、芬蘭赫爾辛基藝術節等多家國外演出經紀機構和香港舞蹈團、澳門演藝學院、臺灣文創產業聯盟等多家國內演藝機構。
亮點二:全景化展示、推介演藝項目
本著專業化、標準化的要求,本屆演交會既設置了體現演出主題的國家經典演藝劇目展區、國內演藝展區、國外演藝展區、山東演藝展區、文化旅游演藝展區等演藝劇目展區,又設置了配合演出的演藝器材展區、舞臺美術展區、演藝衍生品展區等專門的展區,為整個演藝產業鏈提供全方位的展示、推介、交易和服務。
本屆演交會共有國內外600多家演藝機構、近2000個劇節目參展。參展劇目各具特色,既有獲得歷屆國家文華大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精品劇目和保留劇目大獎的劇目,如呂劇《補天》、黃梅戲《雷雨》、舞劇《一把酸棗》,又有全國各地新創演的劇目,如京劇《項羽》、雜技劇《聊齋遺夢》等;既有國內外知名演出劇目,如大型聲樂套曲《長征組歌》、黃梅戲《天仙配》,又有極具民族特色的劇目,如歌舞詩劇《呼倫貝爾大雪原》、民族風情音畫《美好家園》等。這些劇目為本屆演交會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展覽交易內容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與此同時,主辦方還在演交會現場進行了演藝項目展演推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個優秀節目在展館內的中心演藝舞臺輪番上演,為全國各地的采購商和廣大觀眾提供了一道道精美的藝術大餐。
亮點三:項目簽約實現突破
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在演交會籌備期間,全國演藝機構共有86個演藝項目達成合作,簽約額達9.02億元,交易成果顯著。其中,16個重點演藝項目參加了10月12日舉行的現場簽約儀式,現場簽約額超過2.7億元。
兗州市政府重點推出的大型旅游演藝項目《菩提東行》與山水盛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達成1.2億元的合作;北京龍視大羽華裳國際文化傳媒公司的大型戲曲服飾意象劇《大羽華裳》與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等達成7000萬元的合作;安徽演藝院線有限公司與上海等合作方達成4000萬元的合作;杭州劇院音樂劇與中國國際演出劇院聯盟達成2400萬元的合作;山東演藝集團與中國國際演出劇院聯盟、北京聯藝環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達成1800萬元的合作;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與英國阿姆斯特朗經紀有限公司等達成1407萬元的演出合作;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的芭蕾舞系列劇與中央芭蕾舞團達成1320萬元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