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基(資料圖)
他的歌曾唱響在熱鬧的礦山,他的歌曾縈繞在沸騰的校園,“抖落銅屑鋁末,能唱出令山間百靈也為之羞愧的歌聲;披燕尾華服,輕呤低誦中,盡展偉大詩作穿越時空的曠世回音”,這是音樂圈里人對礦工出身的青年歌唱家、大連理工大學聲樂老師趙巖的評價。前不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趙巖透露,他就是從山西礦山中走出來的歌手。
父母賜給一副好嗓子 受刺激考上音樂學院
高鼻闊臉,一頭卷發,身材魁梧,乍一看趙巖就有一種音樂家范兒,說起話來,聲音下潛極深,如轟轟作響的低音炮“卷起褲腳”,趙巖說他的聲部就是男低中音,“打個比方吧,就像楊洪基老師唱的《滾滾長江東逝水》,他唱的高音我唱不上去,我唱的低音卻比他更低。”聽說記者前不久采訪過著名歌唱家楊洪基,趙巖說:“楊洪基是我的老師,是他教我唱《滾滾長江東逝水》。”
時光倒退30年,誰能想到當時還在山西鋁廠里當工人的趙巖能成為優秀的男低中音歌唱家?如今,已是大連理工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導師的趙巖說:“我從小在山西的銅礦里長大,感謝父母賜給了我一副好嗓子,從小癡迷舞臺,也夢想著將來登臺演唱。”
1983年,高中畢業的趙巖因為歌唱得好被山西鋁廠特招,當了一名工人,平時在車間工作,見多了濃煙飛塵,聽慣了機器嘶鳴,在業余時間,他在廠文藝宣傳隊演出,在那里剛出校門的趙巖眼界大開,到那時他才知道還有一種大學,叫做音樂學院。1984年,趙巖受到了“刺激”,“和我一個隊里的一位女高音歌唱演員考上了山西大學音樂學院,那可是我們山西最高的音樂學府。”
受刺激后的趙巖脫產學習,他來到太原,在偏僻的山西大學音樂學院周圍租了一間小房子,用熱愛和執著去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一年后,考上了音樂學院,成為同隊那位“女高音”的師弟了。“在山西大學音樂學院聲樂系,教我的老師是著名聲樂教育家鄧映易教授,同時,他也是外國歌曲譯配家,咱們都熟悉的那首《友誼地久天長》就是由他第一個引進中國的。”
四年后,面對山西歌舞劇院、太原師范學院等單位的邀請,趙巖選擇留在山西大學當一名聲樂老師。在山西大學當老師的時候,趙巖發現了一位能力超強的學生,她就是譚晶,當今國內最為著名的青年歌唱家之一,“在譚晶念大一的時候,她駕馭舞臺的能力就超人一等,令人印象深刻,后來譚晶又從山西大學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去年山西大學建校110周年時,我還見到小師妹譚晶,還有另一位師兄,著名歌唱家閻維文。”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