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作以匠心獨具的舞臺呈現形式,通過毛澤東的遐想,在角色與扮演者時進時出的轉換中,將當代觀眾與歷史人物的情感、思索重疊在一起,讓觀眾既與劇中人物共同體驗又與劇中人物保持一定距離,從而引導觀眾以當代意識去探究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同時又以歷史的眼光去審視當今社會。
遼寧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 話劇《郭明義》
這是一出以頌揚現代雷鋒郭明義為題材的優秀劇目。
郭明義是新時期的道德楷模,助人為樂是他的幸福觀、道德觀。這樣的好人在當今是值得推崇和尊敬的。郭明義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積極參與公益事業,30年不間斷獻血,資助貧困生,讓出新房給更困難的同事等等。有人說他傻,他說:“看到有病的人和困難的人,我心里難受,幫助人家解決了困難,我會有幸福感,心里痛快。”在當今社會,郭明義形象更顯高大。
這部話劇再現了郭明義的英雄事跡,塑造了郭明義這一藝術形象,演員表演熱情、質樸、生動、感人。
國家話劇院 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股份有限公司 話劇《四世同堂》
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話劇,舞臺上成功地塑造出了老舍文學作品中的眾多鮮活的人物形象。該劇充分體現了原作以笑罵、剛強、同情等情感反映真實的角度,深刻揭示了處于日軍占領下的北平一條小胡同內各種人物的精神面貌與生活命運。
該劇發揮了話劇藝術的主要特征,即重視創造人物,既演人又演戲。在呈現樣式上,采用了景物、形象的二維與三維結合,具象與抽象結合。在表演空間的處理上,以不同的分割與流動的手段巧妙地展示了小羊圈胡同不同人物的表演空間,增強了欣賞的趣味性和藝術的感染力。
西藏自治區話劇團 話劇《解放,解放》
該劇取材于上世紀50年代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的歷史事件,選題重大,立意高遠。在市場經濟的當下及文化多元的今天,堅持革命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原則,難能可貴。
該劇思想主題鮮明,堅持以祖國統一、民族團結、軍民團結為主調,表現了藏族人民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艱辛歷程,也進一步表現了西藏人民一旦選擇便堅定地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該劇充滿著信仰的光輝,在全劇結構、人物創作、細節表現上無不彰顯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思想追求,歌頌奉獻光榮、犧牲偉大的珍貴價值。
該劇戲劇矛盾設置到位,在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間的沖突、協調、包容中折射了人性的光芒。
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文工團 舞劇《三家巷》
該劇根據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編導巧妙地對原著進行了必要的濃縮和提煉,故事清晰、人物集中、沖突尖銳、主題鮮明,成功地表現了進步青年對理想的追求和對信念的堅守。
該劇的舞蹈表演出眾。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四人舞以及群舞豐富多彩,精巧而各具特色。該劇的音樂既有濃郁的嶺南地域特色,又有大革命時代的精神氣息,寫法細膩、結構嚴謹、風格突出、優美動聽。該劇的舞美秀麗大氣,很好地映襯了環境,烘托了氣氛,渲染了感情,推動了劇情的發展,營造了戲劇的高潮,給人以美的享受。
重慶雜技藝術團有限責任公司 雜技劇《花木蘭》
該劇調動雜技驚、險、奇、難的本體,尋找雜技的文學敘事、情節發展和人物塑造的獨特方式,將故事精簡為《過年啦》、《招兵啦》、《打仗啦》、《相愛啦》、《凱旋啦》5幕,把線性發展的情節改造成板塊結構,為雜技藝術創造了充分的表現空間,不僅為雜技高難技巧提供了與劇情結合的可能,也為魔術懸人、川劇變臉、中國武術和皮影戲等藝術形式的表現提供了空間。
根據節目服從劇情的原則,該劇用現代解構主義的手法,給原有的節目重新定位,使該團的優秀節目《舞流星》、《蹬技》、《集體扔棒》、《地圖》、《口簽頂技》等,在整個劇目中成為“四梁八柱”的強大支撐,非常生動地表達了劇情,烘托了氣氛,較好地表現了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愛國主義精神。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