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習鋼琴,關于這類的文章可以說網(wǎng)絡上和專業(yè)鋼琴閱讀刊物都有大量的說明和解釋,這些觀點和看法以及處理的方式都是不斷地結(jié)合西方鋼琴教育經(jīng)驗和自身相結(jié)合的理論觀點,對我們不斷成長的年青一代學習鋼琴的人來說,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由于自己從事多年鋼琴教學,我個人也或多或少的總結(jié)了自己的一些經(jīng)驗和心得,本文就學生----特別是在高校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學習鋼琴的一些常見的或者忽略的問題談一談我的理解和看法。
首先,很多的學生在進入學校的課堂之前就或多或少的具備了鋼琴的一些基本彈奏方法和技法,縱然水平參差不齊,彈奏效果有慢有快,音樂表現(xiàn)力有高有低,我覺得相當數(shù)量的年輕學生容易忽略最最基本的彈琴原則,這個原則就是節(jié)奏。有些學生甚至認為“節(jié)奏=速度”,這是錯誤的,這等于完全混淆了代表速度表現(xiàn)的快慢與代表節(jié)奏表現(xiàn)出來的均勻等值換算音值的概念,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在這方面相當不以為然。這是因為學生從一開始學習鋼琴時就由老師進行指導學習,拍子由老師來提醒,學生思維中有了“我已經(jīng)學過,何必多此一舉,學過的難道我還做不好么?”的錯誤理解。這種理解具有相當強的消極作用。無外乎,很多學生,甚至具備一定水平的學生在上課演奏鋼琴時,根本就不在意節(jié)奏的嚴謹性,隨意的忽快忽慢,故意拉長和縮短音樂的時值,做出非常自我的表現(xiàn),比如說在處理浪漫派作品時,當問到學生為什么如此處理音樂的時候,往往得到的答案是:“浪漫主義的音樂我覺得就是自由和個人的情感的抒發(fā),為什么不能隨意呢?”更有甚者說:“我聽XX大師演奏這首曲子的時候,人家就是這樣彈得,所以我沒有錯啊!”這種情況體現(xiàn)了學生平時學習馬虎導致認識理解上的偏差和實踐過程中的錯誤鞏固,這種馬虎錯誤是需要及時更正的,這需要老師做出耐心的解釋說明和細心的引導。學生沒有從學習的起始樹立良好的練琴習慣,導致他們沒有建立良好的節(jié)奏意識。沒有良好的節(jié)奏感,就等于沒有建立完好的音樂骨架,接下來的成長一定是不順利的。所以,我們教師應當放在首要來重視這個問題。
其次,導致學生沒有節(jié)奏意識的原因是讀譜問題,為什么呢?因為在多年教學的過程中,我注意到學生的練琴思維意識主要是圍繞“音符是否彈奏正確”來決定的。可以說大多數(shù)功底不好的學生都犯有如此的毛病,這不能僅僅歸結(jié)為學生學習懶散,不去注意,這需要教師引起他們的注意,去嚴格督導學生,改正這樣的練琴惡習。如果鋼琴教師聽之任之,對于程度不高的學生隨意放松要求都是教學上的失誤。讓學生沒有正確的對待學習中的練習,使他們只注重彈對音符為唯一核心,從而淡化其他至關重要的因素,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導致指法、節(jié)奏、速度、讀譜全部出現(xiàn)問題,那學生就會養(yǎng)成一個嚴重的不良習慣——學生本著“不惜一切代價只要把音彈對就OK”的錯誤思維,沒有質(zhì)量的練習,進而得出更加可怕的結(jié)論“這樣刻苦練習就行了,原來這樣簡單就把鋼琴學了”。于是乎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學生總是提起練琴就沒有興致,或者無從下手,或者感到枯燥把練琴當做機械運動和簡易音符,心里想著:彈正確音符就行了,隨隨便便的練習,結(jié)果可想而知,一定是惡性循環(huán)。還有更為可悲的是那些學習更加刻苦的學生,如果沒有良師耐心的教導,在沒有節(jié)奏意識,唯音符主義,錯誤的簡單讀譜的方法訓練下,結(jié)果是也瞎努力,練習了半天全是白費力氣。
第三,關于教材選用方面,很多學生容易引發(fā)盲目的作品跟風或者比拼,時不時將周圍人學習的高深作品當做一種榮譽來進行爭搶,滿足自己的一種榮耀感,卻絲毫忘記了自己的水平遠未達到的實際情況,這種不能實事求是的學習態(tài)度,必然會導致惡果的,基本上表現(xiàn)為淺嘗輒止,知難而退,大大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和練習精力,弄得身心俱疲又對自己的努力產(chǎn)生失望的負面情緒。這個問題也容易引起學生因為布置作業(yè)不滿意,不愿意,找教師更換,打亂教師的教學計劃,或者在教師之間通過比拼學生的水平衡量教學水平,助長了浮夸的學風,華而不實,最后品嘗苦果就是學生將原本好好一首曲子彈得面目全非,不僅摧殘臺下的老師,也是摧殘學生自己,所以,鋼琴老師在有些時候面對學生的要求,該堅持的原則還是要堅持的,不然自己也要受到影響。盲目的追求長、難、大的曲子是不明智的,我們教師應該謹慎為學生選擇適合他們學習進步的作品。
還需要說明:其實鋼琴的學習也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關系,很多學生在學習時,因為程度比較弱,或者根本沒有學過,就出現(xiàn)逃避上課,害怕上課,甚至懶惰不練的情況。對于學生的惰性是需要老師不斷地鞭策和鼓勵相結(jié)合,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選擇作品方面要跟學生多多溝通,加強交流,有些人說:學生和老師之間是要有一定的距離的,不然學生可以忘乎所以,摸到老師的秉性,不好好學習,套近乎搞關系。我認為,這應當是教師自身應當把握好的原則,教學上走進學生,傾聽學生的意見,我們教師給出合理的建議還是需要的,為了達到高效率的教學,我們必須與學生多多溝通,對于學生逃避與害怕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就不能光是從學生身上找原因,教師自身也要思考,總結(jié)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適應該學生,因為鋼琴授課是一對一非常人性化的學習模式,傳統(tǒng)數(shù)百年傳承下來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親力親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非數(shù)理化課堂一位教師對付上百人的那樣上大課。所以,這要求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有敬業(yè)精神,有睿智的觀察學生學習的心態(tài)和進步的敏銳感,從而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達到教學的目的。
所以,學習鋼琴應該把握的基本原則,對于任何一個年輕教師和任何一個學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原則。對于我們認識鋼琴教育和學習之間的互動,提高效率有著非常積極的引導作用。(本文作者為西安文理學院音樂表演系吳大鵬)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