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圓號學會常務理事、山西銅管樂學會副會長、國家一級演奏員、北京交響樂團前任圓號首席,F任中北大學音樂系圓號教授并兼任音樂系專業建設責任人、管樂教學研究中心主任。
原文發表于2008年第17期《黃河之聲》教授論壇欄目
圓號,是中國人按照樂器形狀而起的名字。發源于歐洲,在它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因法國人曾做出過重大改革,所以人們又稱它為法國號。(French Horn)習慣的英文名字是:(Horn)。
一個優秀的交響樂隊,總是和一個優秀的圓號聲部密不可分。柔和而賦有神秘感、又有“天然濃度”的圓號音色及三個半至四個八度的音域暨大字一組的“mi”、到小字一組的“fa”是任何樂器也無法替代的管樂聲部和聲主體。正是由于這方面的特性。當今交響樂隊中標準的四個圓號聲部,要求有不同的技巧、能力、音色、音域及不同類型的演奏員來擔任,每個演奏員都應該特別明確地把握自己的聲部位置。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聲部平衡、協調一致的標準圓號聲部。同樣,衡量一個成熟的樂隊最關鍵的條件之一,就是要看他的四個圓號聲部是否配合默契。因為圓號是銅管樂組的中音樂器,它的音色柔和、寬厚,同時也富有韌性。由于它的音色很容易融入木管樂組,特別在眾多的木管樂重奏作品里,圓號經常作為木管樂器擔當一個獨立的聲部。在歐美地區、也被習慣性的稱作“木管組的樂器”。用fff或ff的力度演奏時,它可表現英雄、輝煌、剛烈、壯麗、獨斷、暴躁等音樂形象及主題。用f或mf的力度時,它可表現藍天白云、大山森林、江河湖泊等音樂情景及形象,使人心曠神怡。用mp、p或pp的力度演奏時,它可表現抒情、聯想、夢幻、思念、回憶、憂傷、及喜悅的意境。正是因為它有如此的表現力,所以,古今中外眾多著名作曲家在他們的交響音樂、歌劇音樂、舞劇音樂、影視音樂里都有用圓號音色表現極為形象的意境和音樂主題。與此同時,它還起著連接銅管組、木管組、弦樂組最好的“軸心”“紐帶”“粘合劑”和“橋梁”的作用。更被譽為交響樂隊里的“偉大詩人”。所以,每當考核一個演奏員時,不要只看他能演奏多少音階、協奏曲等,其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要看他演奏不同聲部的樂隊困難片段及視奏能力如何。是否能達到作品要求的速度、力度、及音樂表現力的要求。以下從四個聲部分別加以論述:
一、首席圓號演奏員的要求
首席圓號演奏員,也就是第一圓號聲部演奏者。需要演奏者具有寬廣的演奏音域、寬厚而又有穿透力的音色。同時還要具備穩定的高音、持久的嘴唇耐力、(因為聲部中絕大部分高音是由他來完成的)和良好的音準感覺及準確的樂句劃分能力。在服從指揮的前提下,運用準確的分句技巧來演繹獨奏和領奏部分。更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及良好的把握性,在音色及音樂表現力方面引導整個圓號聲部來完成作品。
例如:在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第一、三樂章、《貝四》(以下相同作者及作品的簡稱)、第二樂章、《貝五》第一、四樂章、《貝六》第三、四樂章、《貝七》的第一、三、四樂章、《貝八》第三樂章,瓦格納的歌劇《被詛咒的獵人》、《紐倫堡名歌手》、《唐豪瑟》序曲及《尼伯龍的指環----齊德弗里格》,勃拉姆斯的《第一、二、三、四交響曲》,洪佩爾丁克的歌劇前奏曲《漢澤爾與格蕾太爾》,布魯克納的《第四交響曲》引子,柴可夫斯基的《第二交響曲》引子和《柴四》第一樂章、《柴五》的第二樂章,佛朗克的《d小調交響曲》,理查-施特勞斯的交響詩《蒂爾的惡作劇》、《英雄生涯》、《唐璜》,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尾聲部分、《肖十》的第三樂章,德沃夏克的《第八交響曲》第一、二樂章、《德九》的第四樂章,威伯的歌劇《奧伯龍》序曲的引子部分,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夜曲部分,李斯特的交響詩《前奏曲》及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組曲和鮑羅丁的交響詩《中亞西亞草原》等等著名音樂作品里第一圓號聲部的表現,都表達了不同人物形象的喜、怒、哀、樂及不同的景觀。給聽眾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和不可磨滅的印象。以上作品中其中有部分獨奏、領奏,從譜面上看似容易,但是,在沒有任何和聲鋪墊的情況下,非常的安靜、徐緩的速度,同時又要求獨奏者音量控制在一個(P)、甚至兩個(pp)的力度來完成音樂。這時,只有具備非常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極好把握性的演奏者,才能擔此重任。否則,整個圓號聲部將受到惡性循環、一敗涂地!乃至影響整個作品的完整性。
二、第二圓號演奏員的要求
第二圓號演奏員,也就是第二圓號聲部演奏者。除具備寬廣的演奏音域外,還須要具備靈活的應變能力,同時還須具備傾聽大音程的音準感覺,特別在《勃四》的作品里表現尤為突出。更要求密切配合第一圓號聲部,猶如鋼琴演奏者左手配合右手一樣協調。有時也有與第一圓號聲部音樂形成呼應和相互補充的獨奏、領奏、齊奏的樂句。也經常有比第一圓號低一個八度的同樣旋律出現。
例如:貝多芬的歌劇《費德里奧》序曲里的主題,《勃一》第四樂章及《柴四》第一樂章的開始部分及中段的圓號旋律部分。用強的力度演奏時,力度不能大于第一圓號聲部。齊奏時,音色要與第一圓號融為一體、像一個人演奏一樣。同第一圓號形成低八度時,在控制音量的同時更要注意貼近第一圓號的音準。因為音程越純、音準就越難控制。這樣,就能達到加厚、加寬第一聲部所需要的音色效果。第二圓號聲部一般擔任和弦中的第三音,起著平衡、穩固和聲效果的作用。他的作用主要有(1)依據第一聲部為標準,緊貼其音準、音色。(2)隨其的力度變化而變化?傊秃孟皲撉傺葑嗾咦笫謶鸬降淖饔靡粯樱沟谝粓A號聲部演奏者更加自如的表現音樂內涵,以及帶動整個圓號聲部完成指揮的意圖。在只有兩支圓號編制的作品里,如:亨德爾的《水上音樂》、巴赫的《勃蘭登堡第一協奏曲》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貝四、貝七、貝八交響曲》及《貝五鋼琴協奏曲---皇帝》等等作品里,這時的兩支圓號和聲效果猶如純潔無瑕的無伴奏童聲二重唱及天使般的女聲二重唱,更加體現了第二圓號聲部不可缺少的重要性和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