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研習音樂,演奏生涯披荊斬棘。熟知樂器音準,民族樂器義務修葺……。揚琴演奏大師孫孝選,傾其一生演繹別樣的樂器收藏樂章。
自幼研習音樂,演奏生涯披荊斬棘;演出游歷各地,得以四處淘購樂器;熟知樂器音準,民族樂器義務修葺……。揚琴演奏大師孫孝選,傾其一生演繹別樣的樂器收藏樂章。
□魯北晚報記者 希彤 國鋒
青島音樂大師濱州“揚琴”
1950年5月,孫孝選出生于青島市。自幼從師學藝且具有極高的音樂演奏天賦。少年在青島多種大型演出中演奏揚琴,受到社會各界的贊譽。1970年,其進入惠民地區呂劇團擔任揚琴琴師,并先后拜中央廣播民族樂團楊竟明、北京電影樂團孟凱為師。憑借精進的揚琴技藝,孫孝選很快成為二人共同賞識的入室高徒。
在我市呂劇團任職期間,孫孝選為呂劇團幾代演員伴奏40年,對演員的演唱幫、扶、墊、拽,受到幾代演員的欽佩。其多次在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山東電視臺、山東人民廣播電臺錄制的節目中,省市級的重大賽事中進行領奏、伴奏。目前,孫孝選已伴奏過大、中、小劇目150多出,演出場次8000余場。
在赴全國各地演出的同時,孫孝選還有一項特殊的愛好,就是四處打聽購買各式樂器。即便是同一種樂器,不同的款式,碰到心儀的他也不惜一切代價購為己有。
樂器收藏添彩繽紛人生
近日,記者來到孫孝選的家中。孫孝選用揚琴演奏完一曲《梁祝》后,采訪開始了。面對展現在面前的各種樂器,孫孝選開始了自己的講解。
“我收藏的不光是演奏樂器,微型的展藏樂器也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這個新疆熱吉爾,是我在西安文化市場購買的;這個小琵琶是70年代我去北京定做樂器時,滿瑞興大師送我的……”
在孫孝選的介紹下,記者看到各式揚琴、西洋管樂器、大小提琴、西班牙吉他、夏威夷吉他、小鋼琴、小架子鼓,還有種類繁多的民族樂器。“這些可都是我的‘寶貝’。淘買收藏這些東西不光是占用了我的時間和精力,在經濟上也曾為此承受過過巨大的壓力,可以說,它們早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孫孝選說。“音樂陪伴了我一生,樂器也是與我不可分割了。”
談到關于未來的收藏方向,孫孝選介紹,只要條件允許,他將重點的對少數民族樂器去做收藏研究。“少數民族樂器各有特點,對此類樂器我很感興趣。”
義務維修民族樂器并樂在其中
近年來,作為我市老干部藝術團民族演奏指揮的孫孝選,還多了一向關于樂器的工作,就是義務維修各種民族樂器。
“有的樂器出了點小毛病影響演奏質量,扔了吧很可惜,不扔吧又沒法正常使用。我就開始琢磨著開始了樂器修葺。”
說話間,孫孝選順手拿過了一把濱州學院的學生送來的正在維修的琵琶。該琵琶因掉品而不能使用了,經過用砂紙打磨、用膠粘合等基本工序后,孫孝選便開始揣摩調試音準,“修理這個東西光懂技術不行,還要懂音律會調諧。”
隨著經驗的累積,孫孝選對拍打樂器裂痕、彈撥樂器掉品、二胡掉頭等樂器“病癥”的維修已經非常嫻熟。
“只要是愿意學習音樂的人,我都愿意為他們服務。免費維修也是我應該做的。”孫孝選笑著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