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聲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融技術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課程。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歌唱的興趣和才能,循序漸進地教學,始終是教學的重點。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具體指導。在學生聲樂訓練的不同階段,布置相應的聲樂曲目,達到輔助聲樂教學的目的。
在聲樂曲目的選擇上,教師始終堅持技術性和藝術性統一的歌曲。其中有不少經典聲樂作品在高校聲樂教學中被作為學生的必修科目。在長期的聲樂教學實踐和觀摩實踐中,我把高校聲樂教學分為歌唱技巧的訓練和歌唱修養的訓練兩個階段。
在學生聲樂學習的不同時期,配合不同的聲樂作品,使學生的聲樂能力得到不同的鍛煉。對于聲樂學習初期的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呼吸方法和發聲方式至關重要。伊麗莎白舒曼認為,“唱歌就是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歌唱的支持力,建立有意識、有目的、有技巧的呼吸狀態,是掌握科學發聲法的先決條件。關于呼吸方法的問題上,現在國際上統一的觀點是胸腹式呼吸法。正確的發聲方式是建立在說話的基礎上的,歌唱只不過是將說話進行了深層次的加工,并賦予一定的旋律和節奏而已。歌唱必須在自然、放松和發音準確的前提下,才能產生悅耳動聽的聲音。練習要從中聲區開始,在中聲區反復鍛煉呼吸肌與聲帶的協調配合能力,直到熟練地掌握,再逐漸擴大音域,增加作品的難度;反之,追求寬的音域,強的音量,大的作品,就會破壞聲音的自然與平衡,導致聲音的擠、卡、夾,嚴重者將會喪失美好的聲音。
在這個階段,由于學生對于氣息和聲音的控制并不是很嫻熟,因此布置的曲目不宜過大!对轮枢l》、《思鄉曲》、《教我如何不想她》、《我親愛的》、《阿瑪麗莉》等經典曲目為廣大高校教師選用!对轮枢l》是一首游子懷念故鄉的歌曲,語言質樸、真摯、感人,抒發了海外赤子對祖國家鄉的無比熱愛之情。在演唱方面,要注意氣息均勻、線條流暢、音色柔美,還要注意各樂段情緒方面的細微變化,以形成對比。當唱到“看月亮,思故鄉”時,聲音和感情要有推進,而后的“一個在水里,一個在天上”,可以加大力度,放慢速度,然后恢復原速,最后的結束漸慢、漸輕,把人帶入遐想的空間。這首歌曲在演唱技巧上較為簡單,沒有很大的情感起伏,以訓練氣息流暢性和正確的發聲方式為主。音域不是很廣,比較適合聲樂初級訓練者訓練時演唱。《教我如何不想她》是劉半農1920年在倫敦時寫的一首白話詩,1926年趙元任將此詩譜曲。是30年代中國青年知識分子中,廣泛流行的一首中國藝術歌曲!督涛胰绾尾幌胨窛摬刂鵁o限深厚的思情、思鄉、思國之愛。說“思情”,則是因為遠在異國他鄉的劉半農同樣思念和自己患難與共的恩愛妻子朱惠,《教我如何不想她》除了思念祖國,還有思念妻子的因素。而趙先生和楊步偉也是一對相敬如賓的恩愛夫妻。沐浴在幸福美滿的情愛生活的趙先生當然也推己及人,把這首歌曲譜寫成優美動聽,傳情達愛,為當時青年人最愛的浪漫歌曲。相對于《月之故鄉》,此曲有了更為深刻的感情要求。不但要有扎實的氣息作為基礎,而且還需要對聲音強弱進行處理,從而完成對感情的詮釋。對于有一定聲樂基礎的學生,能夠有效訓練其對于聲音的控制。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